第六百九十二章 王圖當官(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是這些人在外面,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呼風喚雨的角色,尤其是那幾個文官集團裡的參務大臣們,隨便一番講話那都是會引起政策變動,市場動盪的大人物。
這見多了,王圖自然也奢望過自己有朝一日成為這樣的頂級文官大佬。
但是……想要成為參務大臣,不,哪怕是成為協辦大臣那也是千難萬難……
科舉已經是一條獨木橋了,而通往御書房的道路,那就是一條筆直,難以攀爬的鋼絲繩,還有萬丈之長……下方就是萬丈深淵,一旦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這麼年來,武官那邊的勳貴們沒多少犯事落馬的,但是文官集團裡卻是不少,幾乎每年都會有三品乃至二品的文官因為各種問題下馬,輕者罷官免職,還有極少數倒黴蛋被下獄槍斃。
這可不是羅志學苛待文官,實際上羅志學對臣子們還是挺寬容的,只要不是影響過於惡劣一般都裝作看不見。
那麼為什麼文官集團還會有這麼多倒黴蛋?因為文官們自己內部斗的太厲害……他們為了競爭上位,恨不得把競爭對手直接剁碎了扔進太平洋裡去,下手都是非常狠厲的。
尤其是涉及到御書房位置變動的時候,御書房裡的參務大臣雖然有九個,但是除開軍方兩個,翰林院一個,司法體系一個,屬於傳統文官集團的參務大臣位置只有五個。
其中的翰林院和司法體系,雖然勉強也算得上是文官派系,但是翰林院的歷任參務大臣一向來都是帝黨……根本鳥外頭的文武官員……和外頭文武官員交往過密的人基本也上不到這個位置。
司法體系那邊則是以督察院左都御史為主,而歷任左都御史都是怎麼上位的?都是靠著殺了無數傳統文官而上位的。
想要成為左都御史,這手頭上不沾點侍郎,巡撫級別官員的鮮血,基本沒希望上位。
而且這六個裡還得算上其實和傳統文官集團沒啥關係的司法體系的參務大臣,
因此翰林院和督察院那邊,雖然也勉強算是文官體系,但和傳統文官派系不是一路人。
真正屬於傳統文官就這麼五個位置,一個蘿蔔一個坑!
但是帝國官場裡的文官主體,還是這些傳統文官為主,各大巡撫,各部尚書,各部權重侍郎們,全都眼巴巴盯著這五個位置!
這麼多人競爭區區五個位子,競爭烈度可想而知!
為了競爭上位,那肯定是有無數的齷齪的,而失敗者稍有不慎那就是被逮捕下獄的下場。
有時候羅志學反而還得保護一些政鬥失敗的臣子……要不然的話,按照那些文官們內鬥的狠厲手段,每年都得死好幾個二品高官呢,這樣過於激烈的動盪對於高層政壇的影響太大。
他羅志學培養能做事的二品級別的官員也不容易啊……哪能每年都讓他們自相殘殺死幾個,再關進監獄裡十幾個啊……這樣,帝國高層官員不用幾年就得消耗光了。
不過饒是羅志學會保護他們,然而文官們的鬥爭手段的確是夠狠,有時候都能搞出來讓人心服口服的證據來能把對手幹掉。
對於這種情況羅志學也只能說一聲這失敗者太倒黴了,然後按照法律該怎麼處理就這麼處理。
所以在大楚帝國裡當文官,尤其是高階文官,其實也挺危險的。
當然了,如果能夠一路走到御書房,成為協辦大臣這個級別後,那麼安全上基本也就有了保證了。
哪怕是為了避免政壇動盪,羅志學也不會讓臣子們瞎搞!
此外這些頂級文官們其實也挺忙的,需要協助羅志學處理一大堆政務呢,臣子們如果顧著瞎搞,都不辦正經事的時候,不用臣子們自己內鬥,羅志學都會直接讓人滾蛋。
因此歷任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的結局一般都算是比較好,倒是在競爭進入御書房階段裡比較危險。
王圖在中樞裡見識過了風雲,欣賞過了權力的風采,內心裡自然也存有野望。
而他也是個決心非常大的人,既然有了野望,下了決心後就果斷申請外放了。
這事還得趁早,要不然的話他在京畿裡再混個幾年的話,說不準品級就超過正六品了……到時候想要再外放主政一方就太麻煩了。
當時處於從六品的時候就剛剛好,下方地方後升一級為正六品剛好擔任地方州府衙門裡的副職過渡幾個月,適應了地方環境後就走馬上任一任縣令,開始主政一方。
王圖走的就是這條路,他在年初的時候就抵達了惠州府,先擔任河源州擔任正六品經歷,過渡數個月後,調任北邊的和平縣擔任知縣。
話說,如今的惠州府非常龐大的,北至贛南定南,南至沿海的海豐,最後一直到大海,東部和潮州府接壤,西邊和廣州府以及韶州府接壤。
但從面積來說,乃是目前廣東的第一大府,因為面積龐大,而且地形複雜,既有沿海,還有內陸小平原,還有粵北的連綿山區,同時除了沿海城市外,還有一條東江流淌而過。
而這種大府,大楚帝國一般都會在其轄區內再額外設定若干府隸州,知州品級為正五品,分管多個縣。
河源州就是這種情況下而設定的州,和平乃是歸屬河源州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