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海外擴張三大規劃(第3/4頁)
章節報錯
為了確保帝國本土沿海的絕對安全,海軍方面強烈建議奪取扶桑、呂宋群島這兩大區域,以建立絕對的本土防禦圈。
上述是海軍所提出的海外擴張戰略中的本土沿海絕對防禦圈規劃。
除了絕對防禦圈計劃外,第二項規劃則是為帝國子民奪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什麼是生存空間?
不是什麼工商業利益,而是耕地!
糧食才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其他的都得往後排,而帝國本土的可耕土地雖然也不少,但是也談不上多麼的充足,帝國需要從其他地方獲得更多的耕地。
因此,海軍提出要擴大在南洋各地進行打擴張,效彷之前的馬六甲半島地區的擴張,奪取更多的南洋領土,以容納更多的移民。
比如暹羅那邊的一些沿海地方就很不錯,暹羅平原的糧食產量高的很,以目前暹羅人的落後水利基礎設施,落後耕種能力都能做到這麼大的糧食產量,甚至能夠向帝國大量出口糧食。
如果帝國能夠把這一片富饒的地方拿下來,然後組織大量移民過來自己耕種,再修一修水利設施,這糧食產量翻幾番都是輕而易舉的。
再比如呂宋群島還有婆羅洲乃至蘇門答臘島中西部以及爪哇島,這些地方如果開發好了,都是很適合種植糧食的……就算種不了糧食的地方,也可以種植一些熱帶經濟作物啊,比如種植橡膠,種植熱帶水果之類的。
同時在美洲展開擴張以目前帝國在美洲西海岸的若干殖民據點為基地,迅速向北美洲內陸地區進行擴張,以容納更多的移民。
根據美洲移民陸續回報的情報,美洲那邊可是富饒的很,據聞盛產金銀,最關鍵的是氣候宜人,其整體氣候和帝國差不多。
帝國的民眾移民過去後,能夠很好的適應在當地的生活,不會和前往南洋移民或北方移民一樣,對當地的自然環境,氣候難以適應。
不過這些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的區域並不是在西海岸,而是在北美洲內陸腹地以及西海岸。
如果能夠掌控北美洲的話,以北美洲的良好自然條件,養活好幾億帝國子民都是輕輕鬆鬆的。
為此,海軍方面強烈建議加大對美洲,尤其是北美洲的擴張開發。
為此,都可以暫時放一放南洋,印度乃至扶桑等地的擴張開發。
由此可見,海軍方面對美洲的重視。
第三項規劃,只是為帝國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不僅僅是工業產品的傾銷地,還有工業原料,農產品來源地。
以此提升帝國民眾的整體生活水平。
這一點其實簡單一些說,就是普通的海外殖民,以掠奪土著國家,海外殖民地的經濟利益為主,目前大楚帝國在海外的大部分海外領地都是這麼做的,同時其他歐洲國家的海外殖民基本也是這麼做的。
以上海軍所提出了三大規劃,呈報到了羅志學手中的時候,羅志學非常的感興趣。
不得不說,海軍方面做出的這一份戰略規劃,雖然直接出發點是為了提升海軍的影響力,擴大海軍在帝國內部的重要性,但是不得不否認的是,海軍方面很聰明,幾乎每一項規劃都是站在帝國的最高利益出發。
同時也很符合羅志學的胃口。
人家海軍那些將領們也不是傻蛋,人家也會研究帝國高層的戰略,研究羅志學想要做什麼的,這一份規劃其實內容具體是什麼對海軍自身而言並不重要,海軍只需要帝國在海外進行擴張,提升海軍的影響力就行了。
而具體的這些內容,純粹是為了打動羅志學以及國內的其他高層乃至國內各行各業民眾的。
丟擲別人想要東西,進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就是海軍方面提出三大海外擴張規劃的直接理由。
對於這三大規劃,羅志學很有興趣,認為海軍做的還是不錯的,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問題。
既有直接的領土擴張和吞併,也有普通的殖民模式,真搞起來好處極大。
這讓羅志學不得不慎重考慮起來海軍的這三大規劃的可行性!
但是問題也不少,比如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劃,其實是可以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因為他們的核心都是直接佔領併吞並海外土著國家,把這些海外領地變成帝國的直屬領土。
但是這樣一來難度也不小。
單純的領土擴張容易,但是怎麼把這些領土變成帝國的永久領土,並且以最小的代價去施行,並降低後續的影響,這就需要慎重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