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商業鐵路(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種草原上的小鎮,擁有駐兵、補給等傳統軍事功能外,還能為過往商旅提供住宿,飲食,休息,同時也是為了附近的牧民們提供交易場所,定牧點的場所所在。
這些小鎮一路往北,先抵達歸化,然後抵達豐州灘,再繞過陰山一路往北走,進入漠北省境內後,再抵達漠北省府烏爾格(庫倫)。
隨後從烏爾格向北延伸,又陸續有一些堡壘,並一直向北進入小北海府的府治庫爾城。
從天津出發一路走陸路抵達庫爾城,足足有兩千多公里的路程,而這條路線,也是楚軍在這一區域裡的重要補給線。
維持這條補給線的,就是過去十多年來陸續建立起來的沿途各城鎮。
要不然的話,大楚帝國也沒辦法在真正的荒無人煙的地方里維持這麼漫長的補給線啊。
而過去兩三年裡,大楚帝國以軍方為主,對這一條漫長的補給線上的道路進行了整修,這種整修以陸軍的兵力為主。
主要是把荒原上的道路進行稍微的平整,再一些度過河流的區域裡架設橋樑等等。
如此,才能夠讓從天津出發的大量物資,以四輪重型貨運馬車一路往北運輸,以接力的方式一路運輸到庫爾城,並以庫爾城為核心向周邊地區的駐兵進行物資分發。
除了道路外,其實更加明顯的還有那些大量的四輪重型馬車,大楚帝國為了物資運輸,在馬車上的研究熱情一直不減,而且不僅僅是研究馬車自身,順帶著還研究鐵路呢。
如今大楚帝國裡,可是有總數大幾百公里的鐵路呢,這些鐵路上跑的都是馬車。
而且每年都有企業,主要是礦產企業以及其他需要大量貨物需要運輸的企業自行修建大量的鐵路。
根據交通部方面的統計,承順二十一年裡,預計會有三百多公里的鐵路被建成並投入運營,這將會讓大楚帝國的鐵路總里程突破一千公里。
這說起來估計後人都不信……大楚帝國連一臺蒸汽火車都沒有,甚至連高壓蒸汽機都還沒影呢,但是鐵路的總里程都已經要突破一千公里了。
這都是因為龐大的物資運輸需求,尤其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再加上民間開始大量使用蜂窩煤取暖做飯,導致市場上的煤炭需求大量激增,這些年大楚帝國的煤礦公司是一年比一年多,出產的煤炭一年也比一年多,但是煤炭依舊供不應求。
而大量的煤炭需求,也是促使各大礦場,尤其是煤礦老闆們採用蒸汽機,修建鐵路的直接動機。
因為他們需要提升煤炭產量,需要更大的運輸能力,而對目前的陸地運輸的核心工具,鐵路以及馬車自然是進行了眾多的研究。
馬車不再說,且說鐵路,大楚帝國在短短十幾年裡,鐵路已經更新換代好幾次了,現在最新型的熟鐵工字型鐵路,其鐵軌和後世可大規模建造用來跑蒸汽機的鐵路其實也沒啥區別了。
別說礦老闆們想要搞,其實軍方更想搞,哪怕是隻用馬車在鐵路上跑,那運輸量也能變得更大啊!
但問題是,這年頭除了礦老闆們,還真沒多少人玩得起鐵路。
這玩意,很貴的!
平原地形下,這每公里造價得一兩萬楚元呢。
從天津到庫爾城,一路修鐵路過去的話,少說也得三四千萬楚元呢。
而且這沿途地廣人稀的也沒啥人,除了軍方以及少量商旅外,甚至都沒幾個人,也沒多少貨物會用到這條鐵路。
花這麼多錢,只是為了讓運輸陸軍物資的四輪馬車跑的更順當一些,瘋子才會這麼幹!
所以,陸軍想要在北邊修鐵路一路修到庫爾城去,這事是不可能的,比西北鐵路還不靠譜,至少西北鐵路那邊需求還更強烈一些呢。
畢竟這些鐵路,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屬於戰備鐵路,沒多少商業價值。
動不動幾千萬砸進去只為了打仗方便一些,大楚帝國高層就算再敗家也不能這麼幹啊。
所以,這些戰備鐵路想要修起來,遙遙無期!
相對的,在商業繁華之地,有著強烈的陸地運輸貨物或人員的地方,修建這種鐵路就變得有利可圖了,比如各大礦區鐵路,再比如兩個經濟重鎮城市之間的鐵路。
承順二十一年春四月,就有地方奏報申請修建一條商業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