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要真正的成為帝國裡排名前列的產品,超越競爭對手們,那麼泛松江地區的市場更是不可或缺的。

泛松江的市場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帝國工商界裡都有這麼一個說法:得松江者得天下!

如此的一個大型工業城市,其貨物運輸以及人員運輸的需求也是海量的!

之前這一片地方的地面交通,主要依靠普通貨運馬車以及黃浦江上的河運。

而黃浦江上的河運侷限性也很大的,畢竟只能進行沿江運輸,上了岸後還得用馬車轉運。

馬車的話,雖然也多,但是成本也高。

如此情況下,江南省那邊就想著乾脆搞一條商業鐵路,以滿足各工業區之間的貨物運輸以及人員運輸。

不過這種事因為比較大,倒不是說花錢多,畢竟這上也鐵路頂多也就二三十公里,修建成本百萬楚元差不多也夠了,但是因為這是第一天商業鐵路,以前也沒有先例,而且這種公共交通大楚帝國官方也不可能下方給私人搞,得官方出面。

地方官府為了避免潛在的政治風險,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自己就直接搞了,而是採取了先報告的方式。

如此,也就有了羅志學所看到的這麼一條商業鐵路的報告。

對此,羅志學自然不會阻攔,而是很痛快的就給予了批准。

修建商業鐵路,這是未來的大趨勢所在,而商業鐵路的修建也不可能和那些礦區鐵路一樣,讓礦務企業們自己搞,還是得有一個統一的機構進行處理。

畢竟鐵路這東西,屬於基本民生設施,不可能放任讓民間瞎搞的。

給予了批准之後,羅志學想了想,又多加了幾句批語,直接要求交通部組織人手,並設立專門的鐵路修築、運營、管理機構,以統籌管理鐵路的諸多事宜。

至於地方官府修建鐵路這種事,羅志學從一開始就給否決了下去,直接讓交通部來搞。

根據羅志學的批示,交通部從官道司裡抽調了若干人員,設立了鐵路管理處,以制定各種鐵路的規章制度,設立各種標準,並指導那些礦務企業們的私營鐵路的修建,至少要把鐵路型別,軌距給統一了……

大楚帝國裡的那些礦區鐵路,那可是多種多樣,連鐵軌型別都有好幾種呢,而最新式工字型鐵軌,其實應用的還不多,至於軌距那就更多了,各礦務公司根據自己的需求,建造的鐵路軌距小到五十厘米,大到一米六都有。

而鐵路管理處則是要求,今後新建的商業鐵路,軌距為標準的一米五……至於為什麼是這個軌距,也沒啥特殊要求,就是因為大楚帝國的馬車也是這個軌距。

而各種官道,馬車使用的各種包裝運輸尺寸、吊裝裝置等等,連帶著諸多貨物的設計尺寸,基本上都是馬車的輪軌尺寸來設計的。

這軌距改起來容易,但是牽一髮動全身,很多東西的尺寸都要改,所以能不改還是不改的好。

當然,這隻侷限於商業鐵路,至於說一些私有的礦區鐵路什麼的,人家企業愛咋地咋地,畢竟伱總不能讓一個在山區裡,修建鐵路成本高昂,同時運輸量也一般的礦務公司,非要按照你的一米五標準去修礦區鐵路不是,這多出來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楚元的成本,你來給啊?

不過為了方便,鐵路管理處制定了若干礦務鐵路標準,分別為七十五厘米,一百厘米,一百二十厘米以及一米五。

後續想要方便的直接連線商業鐵路,同時地形也平坦的話,運輸量也大的話,你就搞個標準的一米五軌距。

如果是山區地形,為了節約成本,後續採用換軌,或者乾脆直接運輸到碼頭河運的礦區鐵路,你修個七十五厘米也是可以的,反正你在自家礦山裡修鐵路,也沒人管你。

同時還敲定了若干標準,比如採用工字熟鐵鐵軌,車廂的標準尺寸等等。

最後,鐵路管理處宣佈,將會在松江府、蘇州府修建一條商業鐵路,以馬車進行運營,同時兼備貨運以及客運。

這一天,是承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這也是大楚帝國的商業運營鐵路的起始點。

哪怕只是一條使用馬車進行運營的鐵路,但是這依舊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南方的江南省搞商業鐵路了,而北方地區,尤其是陸軍念念不妨的北方草原鐵路這自然是遙遙無期……

但是沒有鐵路也得打仗。

大楚帝國為了北方戰役前後準備兩年多,可不會因為沒有鐵路就不打仗了,再說了,之前帝國準備北方戰略的時候,本來就沒考慮過什麼鐵路。

而隨著帝國在北方的戰略準備陸續完成,兵力部署到位,大量的補給也是提前儲備好,就連庫爾城兵工廠也是完成了緊急施工,並開始了小規模生產後。

大楚帝國在北方地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也終於是在承順二十一年五月十三日拉開了帷幕。

這一天,第三集團軍司令正式下令發動全面反攻,對貝爾加湖以東地區的所有俄羅斯人的殖民據點,發動毀滅性的打擊。

其中的核心戰略目標就是勒拿河中游的雅庫茲克!

這也是多年前大楚帝國第一次發動北方大規模戰事的時候,想要奪取的戰略要地,可惜當時太過遙遠的距離以及北方的嚴寒而導致補給中斷,最終被迫撤軍。

當年的這一次撤兵,也是大楚帝國曆年來對內對外戰爭裡,少有的一次沒能達到戰略目標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