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收購(第3/4頁)
章節報錯
這氣的漢天機械公司高層哇哇叫……這根本不是來挖人的,這是來刨根的……
還氣急敗壞去找對面李氏制鐵的人去理論,說要狀告他們非法競爭云云。
人家李氏制鐵公司的人直接把他們趕走了,還說什麼你們留不住人,那是因為你們給的錢不夠多,還什麼機床行業第一呢,給工程師的錢就這麼點,我都替你們覺得丟臉……
又說什麼我堂堂正正砸錢挖人,有本事你告去,我們李氏制鐵別的不多,就是養的律師多!
告……這其實沒法告,因為這年頭可沒什麼競業條款,辭職也很簡單,哪怕雙方簽訂了工作合同什麼的,但是隻要員工以合理理由提出紙面辭職,那麼當天就可以走人……不需要企業同意的,至於合理理由,做的不開心,身體覺得不好了,家裡養的狗死了都算……
當然,特殊僱用合同例外……比如有股份分紅之類的一些僱用合同,這就和普通僱用不一樣了,違反合同就很麻煩,不過工程師又不是什麼高層管理人員,可用不著這些特殊條款的僱傭合同。
總體來說,在大楚帝國裡挖人才很簡單,只要你給的錢夠多,人家就會跳槽過來。
同樣的,挖人才也很困難,因為你錢不夠多,人家都不搭理你……
但是李氏制鐵不差錢!
所以對於其他公司而言,漢天機械公司的技術團隊很難挖,但是對於李氏制鐵公司而言,挖人很簡單的,直接砸錢就行。
除了高工資外,再給離職補償,給簽字費,給安家費,給股份……當李氏制鐵公司下定了決心挖人,別說普通工程師了,在職官員都頂不住!
李氏制鐵公司的不少高階管理人員,其實都是工業部的官員出身……包括現任總辦,以前還是廣州造船廠的總辦,工業部所屬正五品官員呢……
是什麼讓他們放棄官身,情願跑到一家民企裡任職,還能為啥,無他,給的錢太多……
不過就算李氏制鐵公司挖到了技術團隊,理論上雖然有了這一批人就能夠把漢天機械公司的一些高效能機床包括刀具給複製出來。
但是他們不能這麼做,因為這會涉及到專利侵權!
大楚帝國的專利法對於普通人而言,或許連聽都沒聽說過,對於一些小作坊小企業而言,也會偷偷摸摸打擦邊球,只要沒被發現也能搞。
但是對於大型企業而言就很難搞了,因為根本滿不過去,一旦被對方發現你侵權,以大楚帝國目前的專利法而言,人家分分鐘把你告到破產。
因為大楚帝國裡的專利法,一旦敗訴賠償金很恐怖的。
他們想要搞出來高效能的機床出來,還得繞過專利才行,這也不容易,是需要繼續花大錢進行反覆不斷的嘗試研究的。
對此,李氏制鐵方面有經驗,也有這個耐心。
李氏制鐵公司,轟轟烈烈的投入重金進軍機床製造業,這也是引發了國內其他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對機床乃至整個機械行業的進一步重視。
畢竟這可是李氏制鐵公司,國內民營製造業的龍頭企業,他們的一舉一動還是很牽動人心的。
尤其是他們之前進軍造船業從而獲得巨大成功,並且後續一堆民營資本也跟風進入造船業,有一些也吃的滿嘴油。
所以很多手裡有錢,但是不知道該往哪裡投的民間資本,看見李氏制鐵公司進軍機床製造業後,也是琢磨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進去搞一波。
但是很多人稍微嘗試後就放棄了……尼瑪,機床行業太捲了!
國內專門搞機床的大企業就有五家之多,而且很多大型的綜合性企業也都有自己的機床製造部門,普通低端機床根本沒市場,因為有些實力的機械公司都能搞!
而中端機床的市場,基本都被那些大企業把持。
而高階機床……更是漢天機械公司的獨佔市場。
除了競爭極其激烈外,更關鍵的是這個行業是屬於典型的技術行業,沒過硬的技術在手,根本就搞不出來堪用的中高階機床。
在漢天機械公司幾乎一家獨大的情況下,還想要殺進去搶一杯羹,賺不賺錢不說,但是起個頭估計就得先砸進去幾十萬。
這幾十萬,還不一定能成功。
不是所有資本,都會和李氏制鐵一樣,就喜歡玩這種門檻高,難度大的生意,大部分資本還是喜歡快進快出,要麼很穩妥,能有肉眼可見的穩定收益的行業。
所以,雖然反響很強烈,但是也沒幾家大企業或金融機構什麼的砸錢進來搞機床,
機床這東西,還是讓工業部和李氏制鐵這種家大業大的人玩吧,他們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