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擴容後的安山湖,不僅僅能夠在雨季的時候作為蓄洪區容納大量黃河中上游的河水,以減輕下游也就是大清河的防洪壓力。

而且還能夠作為秋冬枯水期的時候水資源源頭,持續為大清河,沿途的運河提供水量,保證沿途的航運以及灌溉不絕。

整個黃河改道工程,不僅僅是為了不讓黃河之水施虐淮河,導致江北,安廬,河南等地大規模的洪澇,同時也是為提升黃河的航運價值、灌溉價值。

所以,整個黃河改道工程裡,除了大量的防洪工程外,實際上還有大量的灌溉工程,沿途可是挖了眾多的灌溉水渠,引導黃河水灌溉山東大片區域,以提升當地的糧食產量。

而整個工程裡,實際施工量對比後世的話,其實也不算大,因為大楚帝國採取了擴大擴建降低施工難度的緣故。

官方把沿途大量的人口進行了遷移,搞出來了眾多的蓄洪區,甚至都打算搞一個大型的人造湖泊……而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地方的。

怎麼說呢,雨季時期的黃河之水雖然多,但是隻要蓄洪區搞的足夠多,也是能夠馴服黃河的。

唯一的麻煩就是要遷移沿途大量的人口,這種事放在普通封建王朝里根本做不到,因為這是直接涉及近百萬人口的遷移,最關鍵的是和平時期的話,需要遷移的人口根本就不止百人,而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也就是大楚帝國立國初期,北方地區常年受到天災人禍,山東地區更是頻繁遭到各種天災人禍,當地人口已經不算多,新河道沿途需要搬遷的人口自然也就不算多。

而且大楚帝國敲定黃河改道工程的時間非常早,老早就開始遷移了。

要不然的話,如果拖上那麼二三十年,哪怕是大楚帝國國力強悍,也不可能這麼搞。

畢竟那可能是涉及上千萬人口的遷移,這根本不可能做到。

有錢沒錢都不行!

這也是羅志學早早就決定要咬牙搞黃河改道的緣故,因為一旦拖久了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到時候大楚帝國也只能是和明王朝那樣,對黃河淮河流域進行縫縫補補,然後年年小洪澇,三年一大洪澇。

過去二十年裡,黃河中下游地區,再加上一個淮河,幾乎年年洪澇,三年就來一次大洪澇,說實話都把羅志學給整麻木了!

立國初年的時候,尤其是剛佔領江北,安廬地區的時候,那幾年裡一聽到什麼江北以及安廬發生大規模洪澇,羅志學都著急,匆匆忙忙搞賑濟,然後盯著各種水利設施,尤其是洪澤湖防洪大堤等等工程。

而等到後來,尤其是最近幾年後,聽到黃河淮河流域發生洪澇,羅志學都是沒什麼心情上的波瀾了,甭管大洪澇還是小洪澇,反正都有一整套完善的防洪救災流程,讓官員們照著做就是了。

但是你要說他內心上有什麼波瀾,那是真的沒有……哪怕承順十七年的時候黃河大洪水波及數省,導致大面積糧食絕收,數以萬計的人員死於洪水的時候,羅志學都是沒什麼波瀾的。

這要是放在立國之初那會,估計他都要親自奔赴災區視察,親自指導救災事宜了。

之所以如此,純粹是被洪水搞的麻木了。

黃河每年都來一會小洪水,三五年就來一波大洪水,要是一直都這麼驚訝他早成神經病了。

但是,等黃河順利改道後,那麼過去的這一切將不復存在,至於說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後續大清河這條新河道也遲早會變成地上河,然後導致頻繁洪澇出現的問題。

這保守也是大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的事了。

等到那個時候,科學技術更發達,基建施工能力也更厲害,自然會有更好的防洪手段。

再說了,羅志學也是早早就推動了黃河中上游,針對黃土高坡地區展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以減少黃河之水含沙量大的情況。

一時半會的肯定看不到什麼效果,但是堅持幾十年後必然會大有改觀。

想要徹底治理黃河,這是一項動不動就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來計算的長期工程,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很多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夠做到。

而未來可的事他也是管不了那麼多,只能是現在先打個樣板,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儘可能的去做,至於自己死了以後會變成什麼樣,那就是兒孫的問題了。

現在嘛,黃河人工改道之後,不敢說杜絕洪澇,但是也能夠改變現在每年都來一會,三五年就來一波大洪水的尷尬情況。

以目前黃河新河道的結實防洪設施,以及大量提前準備的蓄洪區,而且新河道也沒有泥沙淤積,還沒有演變為地上河,所以目前來說,二三十年一遇的洪水是沒什麼問題的。

至於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這就不是人力所能阻擋的了,只能看命!

別說黃河那邊了,就算是長江這邊如果遇到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也會發生大規模的洪澇啊。

人力對比大自然的偉力,總歸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承順二十年八月,隨著羅志學的旨意送達位於河南蘭陽縣的‘總督黃河改道工程衙門’裡。

同時黃河中上游也是傳來了訊息,說天氣良好,並沒有大規模下雨,黃河之水平緩的時候。

黃河總督桂洪文又和具體負責爆破的陸軍工兵部隊進行協商,確認一切都準備妥當後。

八月十四日,桂洪文正式下令對預定堤壩進行爆破!

隨著陸軍的工兵部隊點燃火繩,利用炸藥對預定的爆破堤壩進行爆破,桂洪文看著預定堤壩開始出現了小缺口,然後是大缺口!

於此同時,渾濁的黃河水沿著爆破缺口流入新河道……這是一段利用當地的地形以及原有的小河道,進行了人工擴寬後,加固後修起來的全新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