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敗的皇家教育(第2/4頁)
章節報錯
生物醫學的困境,讓宋蘇謙知道光靠一個人兩個人是很難獲得突破的,必須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去做各種試驗,然後才能夠得到重大的突破。
細分到細菌學上也是這樣,現在的人手不夠,那麼就繼續招生,把人數提上去,然後把其中的優秀學生留校任教研究,逐步擴大細菌學的中堅人才力量。
只是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出一個重量級的成果……他就沒什麼信心了。
不僅僅細菌學這個小分支如此,擴大道整個生物醫學系都是如此,在大楚帝國的當代裡,純粹的醫學研究比冶煉機械等領域要更難。
這不,隔壁的物理系裡最近又搞出來了一個大新聞,他們搞出來了一個大型的熱氣球,而且還實現了載人升空試驗。
並且在繫留載人升空試驗成功後,他們又展開了非繫留載人飛行試驗。
這一試驗吸引力眾多人的注意力,就連皇帝羅志學問詢,都是準備參加並觀看這一次的試驗!
承順十七年冬十二月二十三日,年關時節,位於金陵城郊的近衛軍大型訓練場裡,上千名觀眾出現在這裡並準備觀看熱氣球飛行試驗。
後續觀眾也都不是普通人……普通人連近衛軍的營地都進不來呢。
觀看的觀眾,其實大部分還是近衛軍的將士,他們即是負責會場安保的人,同樣也是觀眾。
真正的觀眾,其實只有少數科研人員以及軍政官員們。
羅志學此時就坐在觀看臺上,在他的旁邊是十三歲的皇長子,晉王羅恷(qiu)以及十一歲的皇二子,同時也是王皇后所出的嫡長子,更是大楚帝國裡太子羅戠(zhi)。
承順十四年的時候,羅志學就已經透過正式聖旨的方式昭告天下,立嫡長子羅執為太子,正式確認了嫡長子繼承製,並欽命定下嫡長子繼承製是為永例,不得變更,以杜絕後續皇權爭奪而引起的動盪。
能不能繼承皇位,就要看你的投胎技術了。
這兩個皇子也是年紀最大的兩個皇子,而皇三子趙王羅椌(qiang)的年紀還要更小一些,今年只有九歲而已,不過近日染了風寒,身體不太舒服,所以也就沒有帶來。
更小的皇四子、皇六子只有幾歲大而已。
至於皇五子,兩歲的時候夭折……這也是羅志學第一個夭折的兒子,也是第三個姚澤的孩子……在他的前頭,還有兩個女兒夭折了。
沒辦法,這年頭的醫療技術不怎麼樣,哪怕是在皇室,哪怕是羅志學已經很重視醫療技術的研究發展,但是依舊無法確保家人的平安。
不過總算是沒有和傳統的封建王朝們一樣,皇子皇女動不動就夭折一大半……
總體來說,大楚帝國皇室的夭折率以及孕產婦的死亡率相對都比較低,和後世肯定是沒法比,但是也要比以往的封建王朝皇室,又或者是同時代的其他國家的掌權者們要強得多。
今天羅志學來觀看熱氣球載人飛行試驗,臨時動了心思把兩個年級比較大的皇子也帶上了,也沒啥特別想法,純粹就是想要讓他們也深切感受到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已,進一步塑造他們的科學發展的一些觀念。
這也算是皇子培養的一部分!
羅志學對皇子的培養,一向來都是非常重視,所有教育課程都是他親自選定,授課的老師也是從皇家理工學院以及國子監大學裡選撥優秀大家進行授課。
學習的課程和普通學子也不太一樣,除了常規的讀書認字以及數理化這些基本課程外,更多更核心的是歷史、政治、經濟甚至哲學這些東西。
因為羅志學想要培養的並不是工程師,也不是什麼科舉文官,而是一個統治者。
哪怕是對晉王羅恷這個無緣皇位繼承權的皇長子乃至其他皇子,羅志學都保持一視同仁的教育方式,並沒有把他們當豬養。
因為在羅志學的未來概念裡,當明確了嫡長子繼承製後,其他的皇子可以分封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海外領地裡,這些皇子未來也將會是一名統治者。
此外,當國家穩定,嫡長子繼承製穩固,並深入人心的時候,皇族也是可以從軍從政併成為皇室的重要支援力量。
近代裡很多君主制國家都這麼幹,效果也都還不錯,至於說其他皇子搞謀逆……在傳統封建國家裡興許還比較常見,但是在工業國家裡其實已經很少見了,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實際上君主的權力是在不斷的集中,不斷的加強的。
這種情況下的,什麼清君側這些事情其實很少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