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小冰河的威力(第3/4頁)
章節報錯
這十多年裡的時間裡,已經讓羅志學深刻見識到了這個時代的冬天要比後世更冷一些。
這年頭連南邊的廣州都能下一場大雪給你看……
而在江南地區裡的金陵城,每年冬天的時候都會有一段漫長的大雪紛飛的嚴寒時期,儘管溫度不會和北方那樣動不動就零下幾十度,但是大雪紛飛這種事對於江南地區而言也是算很冷了。
小冰河時期的冬天要更冷,這其實不算什麼……
真正的問題是頻繁的極端,反常天氣!
比如雨季的時候該下雨不下雨,不是雨季的時候卻是突然來一場持續好幾天的暴雨……
於是乎就導致了要麼乾旱,要麼洪澇……尤其是春耕和夏忙時節裡的反常天氣,會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麻煩。
大楚帝國每一年裡都有或多或少的地方遭到極端天氣,或是極端的嚴寒,或是持續的乾旱,或是氾濫的洪澇,進而導致當地糧食減產乃至絕收。
導致大楚帝國每年都會在救災賑濟上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而為了救災而生的‘以工代賑’更是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停過,並且規模一直都保持著比較大的規模。
今年的冬天寒潮似乎更嚴重一些,羅志學看著窗外不斷飄下的鵝毛大雪,不用任何人告訴他,他都能知道今年肯定會有不少地方遭到雪災的影響。
不過他擔心的也不是所謂的雪災,對於主要種植小麥北方地區而言,冬天下雪多反而更有利於來年的豐收,寒冬時節裡,積雪可以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天氣裡,保暖土壤,積水利田,還能抑制蟲害。
瑞雪兆豐年嘛!
哪怕是在中南部地區裡,不少地方也會在冬天裡種植冬小麥,下雪同樣有好處。
至於更南邊的稻米種植區,大冬天裡可不會種稻米……一般都是春天后才開始耕種。
純粹的變冷一些,某種程度上對大楚帝國的糧食生產,尤其是小麥生產還有好處呢。
至於說更冷的天氣凍死人這種事……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小事……哪怕在後世裡這種事看似很龐大,但是在十七世紀的今年,哪怕是大楚帝國裡,哪怕是尋常冬天都會有大量無家可歸或禦寒衣服不夠多的人,體質虛弱的人被凍死……這是常態。
早年剛開始的時候,羅志學還會為某個地方上報的嚴寒天氣中凍死多少人而皺眉。
但是現在……他看到類似的報告是,如果凍死傷數字不是太誇張,一般他都直接略過,轉交相關部門正常處理就行了。
不過今年的冬天更冷,這哪怕是在小冰河時期的現在裡也算得上是比較反常了,這讓羅志學有些擔心來年會不會遭到大規模的極端反常氣候。
畢竟極端氣候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往往還跟著一連串的關聯反應。
羅志學擔心幾個月後就成為了現實!
隨著承順十六年的冬天,在嚴寒中度過後,第二年的春天裡,本該下雨的不少南方地區時候卻沒有下雨!
承順十七年一月,南方眾多地方相繼報告,當地的降雨量不足往年,以至於春耕播種水稻困難。
其中以江西地區為甚,其中的幾個最嚴重的縣,從去年夏天開始甚至就沒有下過雨,就連去年冬天的大範圍降雪也完美的躲過了這幾個縣。
當地當地官員報告,當地的很多河流水位已經嚴重下降,本來有的若干灌溉用的蓄水湖已經乾枯。
江西巡撫甚至報告,持續的大範圍乾旱,已經讓當地的河流大動脈贛江的水位已經遠不如往年,就連鄱陽湖的大片外圍湖面已經消失,只剩下一片乾裂的湖床。
這種程度的乾旱,已經超過了江西當地持續多年修建的水利設施的抗災能力,江西巡撫在奏摺上,已經用非常嚴肅的語氣正式向金陵方面申請大批資金以及大批水利用具,以緩解當地的旱情,儘可能的保住春耕。
同時也在給金陵方面示警:今年江西方面的糧食產量將會大幅度減產,如果不採取果斷有力措施,將會導致大面積的饑荒!
看到報告後,羅志學忍不住嘆氣,自己努力了十幾年埋頭修建各種水利設施,但是還是扛不住這種極端反常天氣。
小冰河太尼瑪坑了!
過去的十幾年裡,羅志學透過各種方式,比如以工代賑以及三次的農業發展五年規劃裡的基礎建設等,在全帝國範圍內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設施。
包括修建蓄水湖泊、引水渠、打水井等諸多措施。
都是為了和小冰河時期的極端反常氣候進行鬥爭,儘可能的確保糧食生產的穩定。
不過在缺乏現代工程機械的當代,施工能力其實也很有限的,不可能和後代那樣隨便幾臺挖機再加上些許渣土車,就能完成大量土方的施工。
在只能依靠鋤頭、扁擔籮筐,所有工作都只能人工完成的時候,基礎建設的能力其實很有限,哪怕看似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花了好幾年時間挖出來的引水渠,但實際效果還不如後世隨便拉一支工程隊來幹十天半個月的。
江西當地的水利設施也不例外,對比其他封建王朝而言,江西當地的水利設施已經遠遠超過,這種超過都不是超過些許,而是數倍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