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蒸汽時代的開啟(第3/4頁)
章節報錯
雖然水動力裝置的維護成本也挺高的,但是也沒蒸汽機成本高啊!
簡單來說,目前的紡織工廠使用蒸汽機生產的話,哪怕蒸汽機本身免費送給他用,紡織工廠都能虧到姥姥家……工業部內部會議裡討論過,以紡織行業的情況來看,想要使用大規模使用蒸汽機,並且還有利可圖,樂觀估計也是十年後的事。
在這之前,蒸汽機是別指望進入紡織行業或者是其他類似對生產成本控制極為嚴格的行業了。
池州煤礦公司出於自身的迫切需求訂購蒸汽機,這只是個例。
所以當塗機械公司也非常重視,甚至派出了技術人員前往池州煤礦公司的煤礦實地勘察,瞭解煤礦的實際需求以及安裝使用的環境,以便對蒸汽機進行改進,最後設計出來可用的蒸汽機抽水機。
當塗機械公司從皇家理工學院獲得的技術資料,只有蒸汽機本身,畢竟人家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專案組,只玩蒸汽機本身,至於蒸汽機的具體應用設計,那不在他們的研究範圍之內。
想要讓蒸汽機抽水,而且抽的又快又多,結構穩定可靠,成本又不能高,這就需要當塗機械公司自身下苦工進行鑽研了。
擁有了五臺蒸汽機抽水機啟動訂單的當塗機械公司,內部對蒸汽機專案非常樂觀,並且抱有極大的信心。
他們相信雖然蒸汽機價格不菲,維護使用成本也很高,但是在特定行業裡依舊擁有極大的應用價值,比如礦務行業,尤其是煤礦。
其次則是缺乏水動力資源的地區裡的機械行業,這些地方沒水動力機械可用,想要獲得大馬力的機械動力只能選用蒸汽機動力。
最後則是一些高毛利,但是對大馬力需求大,對動力穩定性要求非常高的機械行業,為了獲得更大馬力的動力,更穩定的動力,他們是寧願付出高昂成本的,比如那些兵工廠,尤其是火炮工廠。
他們對動力的需求彷彿永無止境,這從他們造的誇張無比的超大型水動力裝置就知道了……尼瑪,隔壁的當塗兵工廠下屬的火炮工廠,為了快速穩定的加工炮管,定製了超大型的鏜床、起重機、熔爐等一系列的大型裝置,而要驅動這些大型裝置,就需要相當的大動力。
為了滿足動力需求,他們搞出來的水動力裝置很誇張的……
這其實也催動了水動力行業的快速發展,水動力裝置從最開啟的原始水車,再到結構更最佳化的水車,然後到現在已經開始小規模應用的水輪機,水動力裝置其實也在持續的發展並不斷的進步。
不過,水動力裝置離不開水流的天然缺陷,註定了在應用上存在了巨大的限制。
礦務、缺水動力資源地區、對高效能穩定動力需求的高利潤行業,這些都是當塗機械公司高層所預估到的潛在應用市場。
一旦開啟來,那麼蒸汽機專案就會走上正軌,而等到大規模量產後,透過大規模的生產持續降低並攤薄生產以及研發成本後,尤其是讓上游供應鏈的企業也跟著降低成本後,那麼蒸汽機的生產成本就有可能降低到每匹百元甚至數十元的程度。
到時候,就會有更多的行業用得起蒸汽機。
以大楚帝國的龐大工業體系規模,一旦讓蒸汽機完全大規模使用,那市場規模幾乎不敢想象。
不過想要吃下未來的這個龐大市場,就顯得把成本拉下去!
想要把成本拉下去,就得先撬開礦務等幾個重點行業。
而要想撬開這些重點行業的需求,那麼產品質量就必須跟上。
比如礦務企業需求的蒸汽機抽水機,除了蒸汽機本身外,抽水裝置也必須跟上。
然後他們也準備做蒸汽機牽引車,以便讓礦務公司更方便把煤礦從礦井裡拉出來。
諸多潛在的可能應用場景,都需要他們琢磨,並進行相應的技術開發。
你總不能光給一個蒸汽機,然後剩下的就讓客戶自己搞配套吧。
人家大冶機械公司賣水動力機械裝置,好歹還會提供技術支援,輔助客戶建設引水渠以及動力傳導裝置等一系列的配套裝置呢。
當塗機械公司的蒸汽機裝置,想要獲得客戶的認可,而且還是在客戶沒有使用經驗,甚至沒有可參考物件的情況下使用,就需要提供從操作培訓,裝置安裝、配套裝置的供應以及安裝等一系列的服務。
總之客戶的心態就是隻管出錢,剩下的你都要給我搞定。
要不然,你光給我一臺蒸汽機我也沒法用啊。
如此情況下,當塗機械公司最先展開的蒸汽機研發專案,並不是研發什麼耗煤量更好,功率更高這些看似高大上的核心技術,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一系列的配套裝置上。
尤其是抽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