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攻佔馬來半島計劃(第2/4頁)
章節報錯
怎麼說呢,你讓他們在海外打仗其實沒啥,但是你把他們一直扔在海外和土著還有蚊蟲打交道……這一年又一年的都不見回去,很多人是有意見的。
軍令不可違,但是免不了時期低落。
為此,陸軍高層啟動了海外輪換派遣計劃,即對海外駐防部隊進行輪換,避免長期駐防導致的各種問題。
雖然這會增加一些運輸成本,以及適應性問題,但是這些都能克服,總比下面的將士們滿腹怨氣強。
根據輪換派遣計劃,第五師在承順十四年冬被派往北甲地區,接替第十三師承擔在北甲地區的一系列作戰任務。
第十三師則是啟程回國,在廣東駐防輪休,到時候該退役的退役,該休假的休假,該補充新兵的補充新兵,軍官們也能夠根據作戰表現升職調動等等。
同時繼續保持適應性訓練,後續看情況再部署到海外去,不過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大概要兩三年後再進行部署了。
太頻繁的話,將士們有意見。
如此情況下,如今負責在北甲地區作戰的也就變成了第五師。
不僅僅第五師被派遣到了海外,還有一支專門用於海外登陸熱帶作戰的第十四師,也將會被派往南洋地區,不過主要是作為馬來半島戰役的戰略預備隊使用。
仗,主要還是要第五師來打,第十四師,那是用來預防萬一,並接替第五師離開後,北甲地區自身的彈壓以及清剿任務。
說起來,目前大楚帝國在北甲地區的統治壓力還是有不小的,主要是當地的土著太多,而這些土著們對外來的大楚帝國態度也算不上多友好,經常會襲擊反抗。
也不能怪他們,畢竟誰要是睡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的土地變成了別人的,別人還讓你趕緊收拾東西滾蛋的時候,也會很不爽,膽子大的就會進行反抗。
而對於大楚帝國而言,尼瑪,這北甲地區已經是我們大楚帝國的領地,而且還是經過戰爭簽訂條約,合情合理獲得的戰利品。
這是大楚帝國皇帝陛下的領地,你們這些蠻夷還待著幹嘛,趕緊給老子滾蛋……
這個過程裡,自然免不了會出現各種的動盪,之前這些事情都是第十三師所負責的,後來交給了第五師負責,後續,就要輪到第十四師了。
當然了,這三支部隊作為戰備甲等師,主要負責的還是駐防在主要城市以及交通節點,以及針對大規模,有組織的敵人進行打擊。
而零星的驅逐清剿任務,主要還是地方上的武裝巡警乃至民兵自行負責的。
為了保護移民的安全,南洋巡撫衙門下了大力氣,在北甲地區配屬了數量眾多的武裝巡警,並裝備火繩槍乃至輕型火炮還有輕型盔甲。
然後給每一個前往北甲地區的新移民青壯,都免費分發一支軍方退役下來的火繩槍。
至於燧發槍,這玩意還是屬於高科技軍械,帝國軍方對這玩意還在進行保密階段,同時嚴格控制外洩。
零星的外流很正常,畢竟這玩意在楚軍裡裝備上百萬,如今連武裝巡警都開始裝備這玩意了……再加上戰場上的遺失等等,你很難完全杜絕這東西的外流。
但是零星小規模的外洩問題不大,只要不大規模外洩讓敵軍裝備就行了。
至於說敵人拿去了當樣品進行彷制……要是能夠這麼輕易就彷製出來,歐洲各國早就全面換裝燧發槍了。
外觀什麼的你可以模彷,但是材料你可彷造不出來……沒有相應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藝,你彷造個屁!
怎麼說呢,給你一架F35,所有設計圖紙全部都給你,再給你幾架給你當樣品,所有技術都公開,手把手教你怎麼造,但依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彷造的出來。
尤其是裡頭的發動機,這玩意的渦前溫度可以達到兩千攝氏度以上,其中的零部件並且在這個溫度上依舊可以保持正常工作,而製造這些零部件的高溫材料其他國家暫時還沒有呢……
你連相應的高溫材料都沒有,還談啥彷造啊。
而大楚帝國的新式燧發槍也是如此,很多東西你光看個外觀其實搞不出來,比如大楚帝國的火槍槍管內部更加光滑,誤差極小,這是建立在更好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藝上的。
還有看似是個小玩意,但是卻極為關鍵的彈黃,這東西的效能好壞,直接關係到擊發率。
而任何涉及到材料的技術問題,那都是天坑,不組織大量人手,再大筆砸錢其他國家別指望能夠搞出來。
就這樣,什麼時候能夠搞出來也得看運氣!
所以,其實大楚帝國方面不怕其他國家在這個時期裡就大規模彷制,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只要大楚帝國自己不主動往外大規模銷售,那麼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全球只有大楚帝國的軍警才能大規模裝備這種高擊發率的燧發槍。
當然,其他國家如果非要裝備那種低擊發率的燧發槍也是可以的,只是全天候擊發率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燧發槍,沒啥實戰價值,還不如火繩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