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郵遞司綜合集團(第3/3頁)
章節報錯
緊接著這封信又透過陸地上的驛站體系的五百里加急送往金陵城。
內河逆流航行的話,哪怕是專門打造的通訊艦,其速度也遠不如驛站體系的不斷接力傳遞。
郵遞司想要使用內河逆流航行,把吳淞基地收納的海外信件緊急送往金陵城的話,恐怕要等到蒸汽輪船出現的……不過那個時候火車估計也有了,用火車的話還是比內河輪船快!
現在的話,大楚帝國的緊急信件,尤其是軍情傳遞,是陸地上的驛站體系和海上的通訊艦一起組成的,相互配合。
同時因為大楚帝國疆域廣大,而不少地方都有河流以及靠岸,所以很多地方的緊急公文也是走海路到吳淞海軍基地的。
比如廣東地區、遼東、高麗半島,遼北省等地的緊急公文,很多時候也會透過海路進行傳遞的,速度要比走陸地快一些。
如此也就導致了吳淞海軍基地的郵遞非常的忙碌,作為中轉站要不斷的把來自各地的信件送往金陵城,同時也要把金陵城的信件裝船送往各地。
而吳淞到金陵城的驛站路線,也是大楚帝國裡最繁忙,最密集的驛站路線。
不僅僅要傳遞其他地方各類公文以及緊急軍情,江南省本地的諸多公文也是透過這一條路線進行的。
尋常地方,可能一個驛站裡就那麼十來個人,馬匹不過幾匹。
但是在這裡,一個普通驛站就會有大幾十號人,有些甚至上百人。
這些驛站裡還是直接負責驛站運轉的人員,不包括依託在驛站體系內,為過往商旅官員提供餐飲住宿的各類服務人員。
因為傳統,也為現實需求,大楚帝國裡的驛站都是建立在各處官道,間隔一定距離就設立一間,而且都是按照距離設定,並不管周邊有多麼荒涼……畢竟傳遞緊急信件的時候,是接力傳遞的,間隔一定距離就必須要有一個驛站,要不然馬匹遲遲得不到替換,要累死不說還影響信件傳遞速度。
如此情況下,也就使得了很多驛站都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並且還是位於商旅往來的官道上。
這樣的驛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為過往的商旅們提供食宿。
舊王朝們怎麼搞的不知道,但是在大楚帝國裡,驛站體系內的食宿業務,都是郵遞司自己搞的副業,其收入用來補貼驛站體系的巨大開支。
維持東方傳統驛站體系可是非常昂貴的。
驛站人員、馬匹都需要常年保持……這一座驛站還沒什麼,但是一百座?一千座?一萬座呢?
龐大的驛站數量,每一天都在吞噬著郵遞司大量的經費,哪怕是有財政支援,各部門收發公文也是要給錢,但是依舊入不敷出。
為了補貼郵遞司的巨大虧空,郵遞司也就開始搞起來了驛站的食宿副業。
因此這年頭大楚帝國的郵遞司,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機構!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這是一個集郵遞、餐飲、酒店、航運三大業務版本,遍佈全國各地的綜合性集團。
還是虧本的那種,因為郵遞司還在不斷的在各處人煙稀少的地方繼續建設驛站,同時也在不斷的建造各類的郵遞快速通訊艦。
為了進一步扭轉郵遞司的虧空,郵遞司已經奏請開設新業務。
而且一次性就申請了兩大類的業務,一個是面向民間開放信件投遞、小件貨物運輸業務,這個比較正常,驛站本來就是用來送信的,之前是給官方送信,現在開放了給民眾送信也是資源的合理利用。
不過還有一塊業務就是顯得不太正常,並且引來了財務部以及工商部的齊齊矚目。
因為郵遞司打算開設匯款業務,方便人們遠距離寄錢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