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柳家全也想躺著搶錢(第2/3頁)
章節報錯
說實話,你讓他們造一些沙船,純粹是浪費人才。
這可是大楚帝國裡,第四個擁有建造千噸大海船經驗以及技術能力的造船團隊,嗯,這其實也是財務銀行江南分行願意給他們提供足足一萬兩銀子低息無抵押貸款的緣故,這換成了普通人來還想要一萬兩低息無抵押貸款,做夢呢。
工商部那邊,也很期待看見大楚帝國出現第四家擁有建造大型新式海船能力的造船廠。
只是這錢還是不夠!
羅啟雄他們已經規劃好了,哪怕是各方面投資節省一些,但是前期投資至少也得實打實的拿出來八萬兩銀子。
這八萬兩銀子,需要用來採購造船所用的機械裝置,這些機械裝置可都不便宜,很多都是需要從漢天機械廠那邊進行訂購的。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水動力裝置貴的很!
此外還有大批手動或牲動力的小型機械,這些機械你別看小,還需要手動或用騾子什麼的推動,但是一些精密裝置貴的很。
一臺尺寸不過丈餘大小,採用水動力的精密鏜床,能要價上千兩銀子。
你說為啥這麼貴,因為這玩意是用來加工鋼料而且精度極高,為了保證加工精度以及耐用性,整個鏜床都是用最頂級的材料所打造,很多工序還是資深工匠們一點一點打磨出來的,這種水動力鏜床本身就代表著大楚帝國當代最頂級的基礎工業水準。
所以別看大楚帝國當代的基礎技術似乎不咋地,很多機械裝置似乎也就是個木頭加個鐵料……但這些都是最低等的貨色,而一些上等貨色的機械,價格極其昂貴,並且技術含量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非常高的。
可惜的是,這種技術含量極高的機械裝置,其中的大部分零件都是隻能由資深工匠們手工慢吞吞的打磨,沒辦法做到同業量產。
其實不說現在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紀裡的很多精密零部件,都嚴重依靠手工!
航天航空領域裡很常見,哪怕是普通人比較熟悉的半導體產業的光刻機……嗯,這玩意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不知道的是,光刻機裡的超高精度的鏡片,都是大師們依靠豐富的經驗一點一點打磨出來,雖然這個過程裡也是用機械打磨,但是大師們的個人經驗無法用機器取代。
荷蘭那邊的頂級光刻機為什麼產量有限,就是因為蔡司公司的鏡片產能有限,為什麼產能有限,因為大師有限……
這玩意,有再多的錢,短時間你也搞不出來,因為這樣的大師級工匠,需要用大量時間去累計經驗,慢慢培養,急不來……
二十一世紀裡都如此了,在十七世紀中期的現在,在大楚帝國這裡就更是如此了。
別看大楚帝國工業化搞的如火如荼,什麼各種水動力機械幾乎遍地開花,但實際上最頂級的機械裝置裡核心零部件,還是資深工匠們手工打造的……
當然,時代再進步,哪怕是同樣手工打造,但也能用上很多工具或裝置了。
比如打磨,轉孔這些,都可以使用一些機械裝置進行輔助代替。
但是不管怎麼樣,頂級的工匠依舊缺少不了。
這也就導致了頂級裝置的產能極為有限,這產量一少,價格自然低不到那裡去。
而羅華造船廠想要的一些裝置,其中不少對於大楚帝國工業界而言,都是屬於頂級的機械裝置,產量少,價格昂貴。
要麼就是一些大型裝置,價格同樣昂貴。
除了裝置外,就是廠房和船塢了。
這些硬體投資少不了,少了就沒辦法造船。
最後還有一點投資極大,那就是人力成本。
誠然,在大楚帝國里人力不值錢,早些年的時候甚至都不用給工錢,隨便給口飯吃就能招募到一個青壯勞動力。
嗯,哪怕現在也如此,在很多地方只要管飯,人家不要錢也給你幹活。
但問題是,這些都是普通勞動力。
而造船行業,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屬於資本和技術密集產業!
造船廠,是需要一大批需要懂得技術的技術工人的,而這技術工人的薪資可就不低了。
在松江這邊,招募一個最普通的造船技術工人,少則三四兩銀子月薪,多則是要五六兩銀子。
如果是技術稍微好一些,能夠帶領一個團隊進行施工的技術管理人員,那價格可貴了,動不動就二三十兩銀子月薪起步。
至於高階的核心技術人員,可以參考李氏造船廠從廣州造船廠裡挖人……安家費都得幾千兩銀子,月薪上百起步,還得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