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以及葡萄牙乃至西班牙,他們的海上貿易模式為的是海上貿易本身的利潤。因此他們對壟斷航線非常執著,自己的港口基本不允許競爭對手,尤其是歐洲競爭對手的船隻進入。

大楚帝國的船是例外!

那個啥……在東南亞乃至算上印度的海上貿易,大楚帝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荷蘭人為例子,他們的貿易模式是什麼樣的?

從大楚帝國進口棉布、鐵器等工業產品,然後銷往自己控制下的東南亞土著地區以及印度地區,再從東南亞各地收購香料,從印度收購棉花等原料賣給大楚帝國的商人。

同時會從大楚帝國裡進口絲綢、瓷器等傳統貨物運回歐洲銷售。

葡萄牙人的貿易模式也和荷蘭人差不多,基本都是從東南亞以及印度地區的殖民地裡收購貨物,然後賣給大楚帝國,再把大楚帝國的貨物賣給這些土著,然後賺取利潤。

最後免不了再把大楚帝國的一些高價值貨物,比如絲綢,瓷器運回歐洲銷售。

至於西班牙人,最近幾年他們在東南亞地區的貿易更簡單幹脆,直接從美洲運來大批的金銀以及硝石等高價值物資,跨越太平洋把貨物賣給大楚帝國,再從大楚帝國購入絲綢,瓷器等貨物運回歐洲販賣,來一個環球大航線。

這裡頭,英國人比較悲劇!

實際上,因為他們在東南亞沒有落腳點,被其他三國排斥,想要直接跑到和大楚帝國貿易困難重重。

所以只能是跑到東南亞,經過荷蘭人的手和大楚帝國的商人進行貿易,如此也就是被荷蘭人從中賺了一手。

這也是英國人和荷蘭人在印度以及東南亞貿易裡的最大矛盾所在。

如果不是英國人還處於內戰,估計早就發動戰爭奪取馬六甲了。

同樣的,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之間的矛盾也是超級大!

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和大楚帝國一樣想要搞開放貿易的!

荷蘭人、葡萄牙人、英國人以及西班牙人,他們的殖民地經營模式還是處於極早期,以壟斷貿易本身的利潤為目標。

如此情況下,其實哪怕是大楚帝國試圖以公平貿易的模式讓他們開放港口,但是限制也比較大。

不管是荷蘭人還是葡萄牙人又或者是英國人,他們在印度裡的殖民地,雖然也對大楚帝國的商船開放,但是也只限定了在幾個特殊港口,並且貨物運到之後,不能和其他公司進行交易,必須要和當地的各國東印度公司進行貿易。

嗯,說起來,這就不得不提各國的東印度公司。

如今在印度以及東南亞上,活躍著四家東印度公司,分別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葡萄牙東印度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丹麥東印度公司。

至於西班牙人,他們沒搞東印度公司那一套,人家直接玩官方貿易,其環球航線的寶船可是直接嫡屬於西班牙官方。

整體來說,其實這幾個國家和大楚帝國的貿易,都是以東印度公司或官方勢力展開的。

各國並沒有和大楚帝國一樣,擁有大量的民間貿易公司參與其中。

倒是東南亞里的諸多小國,乃至印度,西亞等地的國家,會有一些民間的船隻和大楚帝國進行貿易。

這種貿易環境,和後世有著極大的不一樣!

尤其是各國之間的競爭更是充滿了火藥味,雖然不至於直接撕破臉皮,但是把海盜旗一刮直接上去槍也是很常見的。

這也導致了大楚帝國的船隻如果要去南洋地區的一些偏僻,無保護的航線以及前往印度貿易的話,危險比較大。

之前,有這個實力做到通行無阻的也就是實力強悍的三大貿易公司了,但是現在,柳家全也是想要參與其中。

而前提是,至少得有一艘大型的新式海船!

不僅僅要裝貨多,還要搭載更多的船員,更多的火炮以便在危險的航程中自保,打消那些真海盜或假海盜們的劫掠企圖。

而這樣的大型新式海船,目前大楚帝國裡,只有松江海軍造船廠以及廣州造船廠這兩家海軍御用造船廠以及新崛起的李氏造船廠能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