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頭部署兵力防守的話,炮擊的滋味可不少守,都不用楚軍的步兵打上來,他們在城頭上的兵力都得死傷慘重。

一旦推下城牆,那麼城外的楚軍突擊隊又分分鐘殺上來……

這左右為難,上城頭不是,不上城頭也不是。

在這種左右為難的情況下,城內守軍迅速崩潰,楚軍的突擊隊幾乎沒有遭到什麼阻礙就登上了城頭。

接下來就是大批楚軍如同虎入羊群,把這些戰爭思維還停留幾十年前朝鮮守軍打了個落花流水,沒費什麼功夫就全面攻佔了此城。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戰鬥力,楚軍的步兵板甲終於是擺脫了以往的各種尷尬,繼而發揮出來了強悍的作用……

突擊隊裡一群穿著板甲鐵罐頭們,一手持盾,一手拿著遂發手槍,啪的一聲就幹掉對面一個,然後又換上另外一把遂發手槍,啪的一聲又幹掉一個……

兩發手槍打完,換上精鋼單手腰刀再上去幹架。

這幾乎就是傳統重步兵,在近距離混戰裡的最佳代表,對面的朝鮮人哪怕有一些披甲戰兵,也是根本擋不住!

這一次,可是讓這些擲彈兵們殺了個爽快,找回了昔日楚軍重灌突擊隊的感覺!

要知道在之前,楚軍裡的所謂重甲步兵,其實已經很少能夠這麼玩了。

之前遼東戰場上的時候,人家東擄人的火器裝備率可不低……火炮有各種野戰炮,舊式短管跑,火槍有彷制楚軍的火繩槍,也有舊式的鳥槍。

他們的主力部隊,整體上採取的是和當時洪承疇一樣的冷熱搭配的武器裝備和戰術。

在這種軍隊面前,傳統的所謂重步兵其實侷限性很大,野戰中基本沒用,攻堅混戰裡也是侷限性比較大。

也就只能在這種幾乎沒什麼新式火器,戰鬥意志也比較薄弱的敵人身上找一找優越感了。

所以,這一次安州戰役裡的重灌步兵們的優越表現,估計也影響不了帝國高層想要把這些重型盔甲全面淘汰的決心。

哪怕這些重型盔甲都是新式的板甲,看似防護能力非常突出,但是實際上用處非常有限。

火炮以及新式火器扛不住……抗弓箭冷兵器的話,防護力又過剩,唯有抵抗舊式的火門槍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不多不少剛剛好。

按照陸軍高層的打算,以後盔甲選擇性裝備。

如果對面的是不咋地,還大量使用冷兵器和弓箭的敵人,那麼就人手一套輕型半身甲,以防禦弓箭為主要用途。

如果對面的是大量裝備火器,比如新式火繩槍以及野戰炮的軍隊……盔甲除了給士兵們增加負重外,不會有第二個效果了,所以不用什麼盔甲,直接穿著普通軍服上戰場就行了。

而這個構想裡,沒有重型全身甲的生存空間。

所以,朝鮮半島的這一場戰鬥,很有可能是楚軍重型全身步兵板甲的首次發威,同樣也會是絕唱!

——

拿下安州後,馮宇樹按照慣例向後方報捷,然後繼續南下,一路順利拿下平壤,黃州、平山等城,最後一路殺到了漢城!

李氏王朝的君臣們,早已經是再一次逃亡江華島,並且持續派遣使者求見,表示李氏王朝願意歸順云云……

但是,馮宇樹要的不是對方的臣服,要的是朝鮮省!

所以,對他們的所謂的臣服歸順之類的提議半點興趣也沒有,因此表示對方要歸順可以,那麼就全面無條件投降。

而這樣一來,對面的李氏王朝也不死心啊。

他們可是知道了楚軍南下後,已經在後頭設立了行政機構,己方要是全面無條件投降了,就等於直接放棄抵抗讓對方吞併啊。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想要的還是透過談判,儘可能的保留國體,就和之前臣服東擄人一樣認個老大,玩玩朝貢,關起門自己還是半島的老大。

只是一次一次的派遣使者都遭到了拒絕後,他們逐漸也就絕望了。

尤其是漢城被楚軍攻破,隨後楚軍的地面部隊,又在海軍艦隊的配合下開始登陸江華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