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東擄人八旗戰兵,手底下往往有不少的奴隸,然後他們會從這些奴隸挑選若干忠誠的青壯,帶著作為自己的輔兵一起征戰。

嗯,也不僅僅是奴隸,有些人也會帶上自己的老鄉或者乾脆是子侄這些。

平日裡這些輔兵燒水做飯揹著行李,照顧馬伕等等。

而戰時,則是拿著武器隨同主人或父兄一起上戰場。

當然了,這些輔兵因為普遍缺乏盔甲,武器裝備都不太行,因此大多是跟在後頭撿個漏。

這些輔兵的存在,也就導致了清初時期的一個牛錄,雖然額定是三百人,但是往往會出現五六百人甚至更多人的情況。

如今出現在楚軍對面的這支東擄騎兵就是這種情況!

一個牛錄的兩百五十多戰兵,帶著三百多的輔兵一起上來。

但是那些輔兵也都是策馬而行,因此你也別把他們和明軍裡的那些民夫青壯混為一談,人家雖然是輔兵,但是也都是渴望著在戰場上立下功勞進而成為真正的戰兵,也希望征戰的時候掠奪到足夠的錢糧。

尤其是後者!

東擄人為啥戰鬥力比較強悍,在各種戰鬥力打的明軍死去活來啊,可不是因為他們的裝備更好,也不是他們的戰術更加的高明,而是因為他們的作戰士氣更加高昂。

為什麼高昂?

因為他們窮啊……他們對明王朝也好,對朝鮮半島也好,乃至對漠南蒙古發動的諸多戰爭裡,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開疆擴土,而是為了掠奪足夠的錢糧維持生計。

參加軍隊,哪怕是當個輔兵也有機會掠奪到大批的錢糧,進而讓家人過上一個能吃飽飯的冬天。

這,就是絕大部分東擄士兵作戰士氣始終高昂的原因!

他們是為生存而戰!

而為了生存而戰的軍隊,戰鬥力往往都很牛逼!

但是為了生存而戰,成就了東擄初期的強悍戰力,也導致了他們在入關後迅速墮落!

原時空裡,八旗入關後,在短短十幾年內就迅速腐朽,到康熙時已經徹底成為了花花架子,平三番也好,打準格爾也好,綠營已經是取代了八旗成為清軍主力。

而綠營其前身不過是八旗手入關的時候,從投降明軍整編而來的僕從軍而已!

就這樣的一支,從源頭都充滿了腐朽味道,讓人噁心的綠營,到頭來竟然還取代了他們的主子,成為了清軍主力……

不得不說,這是相當諷刺的事。

這一切是為什麼?

因為入關後的滿八旗,他們不需要為了生存而戰了!

他們已經有了大片的土地,有了成群的僕人,有了吃不完的糧食,有了大間的磚木瓦屋。

他們已經沒有拼死作戰的勇氣以及動力了!

————

原時空裡,入關後的八旗迅速墮落了,但是現在的東擄八旗,戰鬥力……嗯,不能說是戰鬥力,而應該說是軍心士氣,戰鬥意志力這些還是很強悍的。

兩百五十多名披甲戰兵和三百多輕甲或無甲的輔兵,總數將近六百東擄騎兵列陣完畢後,就騎著馬緩緩前進。

雖然距離還很遠,但是依舊可以感受到對方的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

當東擄騎兵們開始緩緩前進的時候,楚軍騎兵也開始動了起來!

第三騎兵旅裡的騎兵們一個個也是換乘戰馬後列陣開始緩緩上前,但是上前的速度很慢,顯然這是在故意控制速度,為的就是讓對方先過來,然後讓己方的炮兵部隊先行炮擊。

當後方的騎兵們開始緩緩上前的時候,先一步上前了一百多米的騎炮兵們這個時候卻是率先開火了。

最先開火的是四門五斤騎兵炮,炮手們把剛緊急運到,還沒有來得及搬運下車的彈藥直接拿起來就地進行裝填,然後炮長進行瞄準會就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