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商稅減免就別指望了。

以華夏傳統重農抑商以及官本位的思想,還有養豬殺豬的風氣,那些官員沒把這雞直接殺了吃,而是留著下蛋就已經很剋制了……

再者,大楚帝國裡也有一些聲音說,明亡不在於天災,不在於外族,而在於財政的敗壞。

無法從士紳大戶等有錢人手裡收稅,只能是變本加厲的壓榨兜裡連個銅板都沒有的貧民,由此導致不僅僅國庫沒錢,而且越發激起民變。

大楚帝國的成功,也正是因為吸取了明王朝的教訓,進而採取了對中上層收稅,對底層採取普遍低稅甚至免稅的政策。

取消丁銀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各種賦以及徭役,把所有農民該繳納的負擔,通通匯入到統一農業稅裡,就是這一政策的巨大體現。

然後這麼一來,大量的底層民眾負擔輕了很多,對大楚帝國踴躍支援不說,大楚帝國的農業稅收的還更多……

而工商業,具體到商稅這些在大楚帝國的高層看來,那就是對士紳大戶們收稅的重要渠道。

別說給減免工商稅了,帝國高層恨不得多加點稅……

要不然一年六七千萬兩銀子的財政收入怎麼來的啊……你總不會真的以為都是從苦哈哈們手中收上來的吧……

因此,大楚帝國目前的政治環境以及社會環境裡,其實都沒什麼對工商業免稅這麼一個說法,只有極少數的地方官府,為了特定的利益會給予一些特殊企業減免稅收。

但是官員們也都是愛惜羽毛的,為了避免被扣上一個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之類的帽子,進而被送進監獄,這種稅收優惠也只侷限於給工業部所屬的官辦企業。

都是官辦企業,那就是左手轉右手的事,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貪汙受賄了。

同時,這些針對官辦企業的稅收優惠,往往也只侷限於地方財政自身有許可權減免的那一部分稅收,並且往往是透過退稅的方式進行。

因為收稅的是稅務部,人家才不管你什麼地方官員給那些企業承諾了什麼稅收政策,該收多少就是多少……

稅收上來,分配到地方財政後,你地方官員用這些錢補貼退稅也好,用來發官員薪資也好,用來搞其他什麼公共事業都好,人家稅務部可就不管你了。

大楚帝國的稅收政策,是非常嚴苛的,並且對於工商行業來說,這稅收其實也不低,為了收工商業的稅,稅務部那邊弄出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稅種。

什麼印花稅,營業稅,增值稅,道路建設費,教育扶持費……

連士紳生意做不下去了,最後被迫賣掉自家產業,這到手的錢都得交稅……

為了收取商稅,避免那些商人大戶們偷稅漏稅,稅務部的那些稅務官們,一天到晚都盯著他們……

如此情況,你讓大楚帝國官府給民間資本減免工商稅,難度太大!

至少在之前,是沒什麼可能性的。

然而現在,大楚帝國官方卻是宣佈,只要在松江工業基地裡開辦符合政策的工廠,那麼就會享受稅收優惠,而且還是全額的稅收優惠,也就是中央財政、江南省財政,松江府財政,松江工業基地財政四級財政的全額減免。

真正實現了全額的稅收優惠,這在大楚帝國裡可是破天荒的頭一回,以往哪怕是官辦企業,哪怕是當塗兵工廠,漢天兵工廠這種核心企業,都沒享受到這種稅收優惠政策。

人家稅務官們可不管你是官辦企業還是民辦企業,該收的稅一分都不能少!

你工廠好不好辦,壓力大不大,倒閉與否不知道,但是稅務官收不上稅肯定是要丟官去職的。

兩年免稅,三年半稅,不管官辦還是民辦都能享受!

這是羅志學親自定下的松江工業基地的稅收優惠政策!

不過這個政策,只侷限於高新技術領域,你不能隨便搞個沒啥技術含量的作坊就申請到這種稅收優惠政策了。

得是有技術的行業!

這個訊息一傳出來,不單單民間計程車紳商人們大受震驚,然後琢磨著是不是去松江工業基地投資一波,就連工業部下屬的那些官辦企業們,尤其是從事民用品的企業,也想著去松江開廠,以降低稅收成本。

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卻不是那些官辦企業,而是民辦企業裡的龍頭:蘇秦紡織公司!

蘇州秦家的人聽聞這個訊息後,直接兩邊派人,一邊派人去金陵城打探相關訊息和政策,另外一邊則是派人直接去松江府。

然後在還是一片荒蕪,連土地徵收都還沒有完成的松江工業基地裡,找到了剛上任沒幾天的松江基地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