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東擄降服看東部蒙古諸部後,獲得了來自蒙古方面的大量騎兵相助,也獲得了大批來自草原上的役用馬匹,所以他們在機動作戰擁有極大的優勢。

屆時他們聯手殺入華北平原後,數萬騎兵再加上二十萬擁有大量騾馬的步兵橫掃南下,區區楚賊怎麼可能擋得住?

擋不住的!

一旦拿下中原,後續再拿下南方各省後,就可以劃撥幾個省來給祖大壽,其他幾個省給祖大壽手底下的其他幾個將領作為封地。

到時候,東擄統治黃河以北區域,祖大壽以及其麾下將領們則分治黃河以南各省。

甚至人家皇太極還說了,就算退一萬步,無法成功入關的話,那麼以後這遼西之地,也會作為祖大壽的封地,祖家就和前明沐家一樣,世代鎮守遼西。

這是皇太極勸說祖大壽的話。

說實話,對此祖大壽有些心動!

不僅僅是他,他手底下的一票將領們同樣也心動!

儘管投靠異族在心裡上有些彆扭,但是在實打實的利益面前,蠻夷也可以隨時變成禮儀之邦的。

其中吳三桂就力主勸說祖大壽投清!

雖然吳三桂的老爹吳襄投楚了,甚至吳襄也寫信勸說吳三桂跟著投楚,還罵祖大壽不是人,坑了他,但是人家吳三桂卻是對他老爹的話無動於衷。

他是個有野心的人!

什麼軍銜也好,爵位也好,其實他都不太在乎,關鍵的是投楚之後就要放棄兵權了。

大丈夫豈可一日無權?

他接替老爹掌控關寧兵權,現在手底下有將近兩萬兵力呢,依靠這兩萬兵力,哪怕是東擄那邊來招降,都得開出來了一個王爵的爵位,同樣許諾一省作為封地。

嚐到了手握大軍的甜頭後,這會的吳三桂你別說讓他主動放棄軍銜投楚,就算是老子吳襄親自過來想要收回他的兵權,他都敢一刀直接砍了。

吳三桂想著殺入關去,然後弄個省當封地自己當真正的土皇帝,可不想跑到大楚帝國那邊當個可有無可的富家翁……甚至還得天天擔心著會不會被大楚帝國那邊戰後坑殺。

歷史上,投降前說的好聽,投降後就賜一杯毒酒的例子多了去,他吳三桂可不想步其後塵。

再者,此時幽州城那邊的情況也陸續傳到了遼西。

據傳楚賊入城後,大肆劫掠,城內眾多權貴乃至普通士紳們,無一例外挨個被抄家滅族。

那些天殺的楚賊,在京師裡足足抄沒了好幾千萬兩真金白銀啊!

而這些金銀裡,就有一份是他們吳家的!

吳襄雖然投降了,不過只是降將之身,可保不住他們吳家在幽州城裡的產業,吳家家產可是被一股腦都抄沒了。

這些還不算,而且他們又聽聞幽州城裡除了極少數官員和太監外,其餘官員被殘暴的楚賊陸續坑殺,簡直毫無人性!

那一句‘國亡君死臣隨’,可是嚇壞了不少明廷殘留官員,遼西這邊的文武官員也不例外!

祖大壽也好,吳三桂也好,又或者是其他遼西的文武官員們,他們也是很擔心投楚過去後,這沒權沒勢也就算了,別到最後連家產和性命都保不住……

這,也算是三千萬兩的代價吧!

但哪怕明明知道會引起這樣的負面影響,但是大楚帝國的君臣們依舊會毫不猶豫的這麼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