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參務院擴增(第2/3頁)
章節報錯
參謀部部長徐志賢陸軍上將,分管陸軍建設、訓練、作戰等事務
軍政部部長魏開福陸軍上將,分管陸軍人事、軍紀、考核、軍民等事務。
文官方面:
吏務部尚書郭全書,分管吏務、內務等事務。
稅務部尚書陳星凱,分管稅收、財政等事務。
工業部尚書袁高峰,分管工商業經濟等事務。
禮教部尚書宋章,分管禮教、民政、賑濟、城建交通等事務。
督察院大都御史秦高林,分管司法事務,包括督察院、審判院、巡警部等司法部門(不包括稅務部所屬的稅務巡警)
新增選的農林部尚書張旭,則是分管農林畜漁、水利、、防洪等事務。
上述的每一個參務大臣,都得協助羅志學分管著一大灘的事務,平日裡也是忙得很。
而光靠他們肯定是不能處理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的繁多事務的,因此參務大臣之下,還有協辦大臣。
這些協辦大臣,也都是一些尚書/部長、或重要部門的左侍郎等,一共有十八個人。
九個參務大臣再加上十八個參務大臣,這二十七個人就組成了大楚帝國的核心權力構架。
而很有意思的是,這些人雖然都有本職工作,但是因為是分管了眾多事務,而該分管什麼事務基本都是羅志學一言而決之,因此各參務、協辦大臣裡的許可權大小,往往是隨著羅志學的心意而變動。
而調整分管事務,也是羅志學平衡下屬臣子的權勢,掌控帝國權力的重要舉措。
大年初六的御前參務會議裡,羅志學調整並敲定了帝國的新的權力核心構架。
兩天後,也就是大年初八,羅志學召開了文官系統的御前參務會議,參與會議的都是文官系統的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
會議上,羅志學再一次重申並強調了五年發展計劃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要求京畿、地方各衙門都要高度重視,及時並大力展開相關工作。
這種會議咋一看似乎都是泛泛而談,說的都是一些套路話,並沒有實際解決任務問題,但是高層政治就是這樣子。
羅志學要的並不是提出或解決某個實際的問題,而是要把自己的態度往下傳遞,讓臣子們知道自己重視五年發展計劃。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場會議過後,眾多官員們就會對著自己的會議講話記錄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討論,洞悉自己的意圖並施行。
羅志學說的這些話在普通人看起來,興許會覺得假大空,但是對於官員而言這卻是必須瞭解甚至鑽研的,因為這些假大空的話裡,往往代表著羅志學的施政思想。
要想做出來政績,自然是要走在對的方向。
上頭注重農業發展,那麼就搞農業,這樣才升官的快啊。
而羅志學最近一段時間說的比較多的幾句話,已經隨著官方的邸報、各種官方檔案傳遍了帝國官場乃至民間。
“民以食為天。”
“吃飽飯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