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具體方法也很簡單,直接用火炮洗地是最簡單,也是最能見效的辦法。

如果再配合挖掘地道進行爆破,重甲突擊隊進行突擊,那麼這一整套下來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還不行……

那麼就用更多的火炮,打出去更多的炮彈,用更多的炸藥進行爆破,更多的重甲突擊隊再來一遍……

黃祥斌堅信:在絕對的數量和火力優勢面前,所有的城牆都是渣渣!

更何況,還是眼前的廣州城!

這廣州城在黃祥斌看來,比贛州城還要容易打,更加沒辦法和當初的史可法駐守的九江城相提並論。

不是城牆厚不厚,火炮多不多的問題,而是廣州城的守軍們,並沒有構築大量的新式城防工事。

什麼是新式城防工事?

對於明軍而言,那就是用來抗擊楚賊大量火炮城防工事。

參考當初史可法構築的九江城防體系,當時的九江城的城頭上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城垛了,早先的城垛,要麼被拆掉,要麼在城垛後方堆積砂石變成了兩三米厚的小城牆。

為什麼,因為實心炮彈擊中城垛之後,單薄的城垛根本承受不住實心炮彈的衝擊力,進而這些磚石會崩裂飛濺,並對周邊的明軍士兵造成殺傷……

被實心炮彈擊中而崩裂濺射的碎石,比楚賊裡的開花彈殺傷力還要更狠……

因此當時的九江城的守軍乾脆把一部分城垛給直接拆了,還有一部分城垛雖然留著,但是會在城垛後方堆積大量的砂石,直接把城垛變成了好幾米厚的小型城牆……

尤其是當時九江城牆上的火炮陣地,更是非常的典型!

炮位前方的城垛都被一股腦拆掉了,然後在火炮前方部署了厚達兩三米的沙袋,並且這些沙袋還是環形結構,火炮就部署在這些環形沙袋之間。

哪怕是九斤野戰炮打出來的實心炮彈,對這種前排兩三米厚的沙袋工事也很難給明軍造成什麼致命傷亡。

同時在左右乃至後方都部署單薄的環形沙袋,也能夠有效的防止落在附近的開花彈的殺傷。

此外每門火炮的環形沙袋工事上方,還會有厚木作為支撐的頂蓋,這種頂蓋防禦能力雖然很一般,也擋不住四十八斤的炮彈直接落下後爆炸的威力。

但是如果楚賊打出來的開花彈是在半空中爆炸的話,這種頂蓋是能夠有效的阻擋開花彈的彈片殺傷的。

而實戰中,楚賊的開花彈很少說會有炮彈能夠準確落在炮位的頂蓋上直接爆炸的。

楚賊的臼炮炮手們,更喜歡把引信剪短一些,然後在榴彈在臨近敵人陣地的空中就直接爆炸,以空爆噴灑彈片的方式大量殺傷敵軍有生力量。

主要是因為炮彈落地後,高速撞擊下火繩引信很容易出現問題,進而導致出現啞彈。

這年頭落地爆炸的榴彈,啞彈率可是非常高的。

哪怕不考慮啞彈問題,只考慮殺傷力問題,地爆也不如空爆的。

所以楚軍的臼炮炮手,基本都一門心思的琢磨如何讓炮彈在敵人頭頂上爆炸,而不是讓炮彈在敵人腳底下爆炸……

作為針對性的防禦措施,當時九江城頭上的明軍炮位,就給自己加了頂蓋。

還別說,效果相當好!

當時九江城頭上的那幾座明軍的炮臺,雖然一直都被楚軍炮火壓制,但這些炮位卻是始終都保持了戰鬥力,哪怕臨近城破之際,都還有不少火炮在持續開火還擊呢。

直到楚軍殺上城頭後,這些炮臺上的倖存炮手們才陸續投降……

而這些炮手能堅持到最後一刻,可不是因為他們多麼勇敢,而是炮位的防炮工事著實不錯,保證了他們的安全。

這同樣也是他們到最後投降,而沒有中途逃跑的緣故,因為外面炮彈滿天飛,離開炮位防炮工事逃跑,會死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