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他看來,現在的海運還不太靠譜,侷限性比較大,但是海軍既然都主動提出來了要為北伐分憂,沒道理拒絕啊,所以也吩咐了後勤部那邊,後續的部分物資運輸也可以給海軍那邊一些任務。

不過,僅僅是物資運輸在羅志學看來並不能完全發揮海軍的作用。

如果可以的話,羅志學還想著利用手中的這支海軍搞一波登陸作戰,以吸引牽制敵軍,說不準還能發揮奇效、

比如說,關鍵時刻在天津登陸一波……嚇不死崇禎也要逼著他調兵勤王……又或者到時候跑到遼東去登陸一波,估計皇太極睡覺都要不安穩,更別提什麼入關了。

想到這裡,羅志學就是把海軍的幾個將領給找了過來,商討了一番關係直接渡海登陸天津或旅順的可行性。

只是海軍方面給他的回答讓他無法滿意。

海軍方面認為,單純的襲擊天津或旅順是沒什麼問題的,組織一支龐大的艦隊跑故去,帶上幾千兵力直接登陸,甚至直接攻下天津衛城都是可行的。

但問題是,海軍方面很難長時間維持登陸部隊的作戰,尤其是地面部隊是直接在登陸大陸,面臨著大批敵軍地面兵力進攻的,彈藥消耗極大的情況下,想要保障登陸部隊的持續作戰,對運輸補給要求很高。

呂興業海軍中將,看到了羅志學不太滿意後,又提出了折中方桉,直接跑過去登陸天津、旅順之類的不太靠譜。

但是如果是北上登陸並佔領某個島嶼的話,那麼就簡單多了,以大楚帝國海軍的實力完全能夠打下來一座島嶼,然後用艦隊進行守護。

後續再用這個島嶼作為前進基地,提前囤積大批戰略物資後,再就近發動登陸作戰,如此也就能維持長期作戰了。

整體模式,有些類似於之前鄭芝龍所部依託南澳島,然後出兵佔據並防守潮州府沿海幾個城池的模式。

聽聞這個模式後,羅志學覺得可行,當即道:“海軍進行研究具體的可行性作戰計劃!”

《獨步成仙》

海軍部部長呂興業海軍中將回到海軍部後,找到了一票海軍高層將領們商量,其中就有剛投奔過來的鄭芝龍。

但是在會議室裡,鄭芝龍在十多個海軍高層裡卻是沒怎麼說話,一副保持低調的模樣。

他很清楚,自己剛投奔過來,哪怕是有著海軍少將的軍銜,也有著鎮海伯的爵位,但是誰都不敢說他已經獲得了天子羅志學,獲得了海軍其他高層們的信任。

對此,他在投奔之前也是有所預料了。

敗軍之將,想要繼續保有榮華富貴,而且還是要回到大陸上保持榮華富貴,給自己的家族一個更好的未來,這總需要付出代價的。

交出艦隊,就是他所付出的代價。

而交出艦隊後,他也就沒有指望過還能繼續掌控實權。

所實話,自己這個所謂的海軍高階顧問還能參加海軍高層會議,說實話就已經出乎他的預料之外了。

他自然不知道,今天的會議之所以叫上他,倒不是呂興業他們對鄭芝龍有多麼的信任,純粹是這一次陛下交代下來的攻佔北方某個島嶼,以作為中轉基地再登陸北方的任務,有些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之內。

在場的海軍高層其實都和呂興業一樣,很多都是陸軍出身的,少數幾個也是明軍內河水師出身的,真正懂海戰的其實沒幾個。

以前是有幾個,但是現在也都被派到了南洋艦隊和北洋艦隊裡去任職,如今留在京畿的這十幾個海軍高層,半數以上連大海都沒見過……

你讓他們制定遠距離奔襲攻佔某個島嶼,實在是為難人。

所以,鄭芝龍這才被帶上參加這個會議,好歹這鄭芝龍是海軍的高階顧問,而且此人是個老海賊,對於海戰是門清的,問問他的意見總歸是沒錯的。

於是乎,本來只是想著過來走過過場的鄭芝龍,在會議剛開始後不久,就聽見呂興業問自己:“鄭顧問,你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