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上頭的洪承疇他們雖然時不時就讓湖廣官兵反攻襄陽,從速剿滅保賊軍。

但是當地的官兵將領又不傻,可不會因為洪承疇的命令就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反正在他們看來,只靠他們想要反攻襄陽是不可能的,既然都反攻不了,那還去襄陽幹嘛,送死啊。

還不如老老實實呆在宜城,慢慢等待南方更多的援兵抵達。

還別說,這策略還挺管用的,宜城守軍死活不出,然後城內的守軍也是從幾千人慢慢增加到了現在的一萬多人。

搞的羅志學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

現在又聽聞南邊來了一萬大幾的明軍,羅志學可是不敢再讓這些明軍也跑去宜城去了。

真讓這一萬大幾的明軍也跑到宜城去,後頭想要強攻宜城就更加艱難了。

既然誘敵深入不靠譜,又聽聞敵軍大批援兵北上,那麼保鄉軍以徐志賢為首的參謀們也就迅速改變了策略:圍城打援!

徐志賢指著地圖道:“實際上,我們的圍城打援也不用圍城,只需要留下少部分部隊監視他們即可,而我們主力部隊可直接繞過宜城南下,把從漢陽北上的敵軍殲滅在路上。”

李成勇道:“不圍城?如果宜城敵軍出城,和北上敵軍南北夾擊我軍的話,我軍是不是會陷入被動?”

徐志賢聽罷卻是露出笑容道:“如果他們敢出城,我們就直接殺一個回馬槍,迅速在野外擊潰他們,然後搶佔宜城。”

“即便到時候不是殺回馬槍,搶佔宜城,那麼也會有其他戰術可選。”

“只要他們敢出城,那麼對我們來說,可選擇的方向可就太多了繼續打援可以,殺一個回馬槍也可以,甚至都可以讓他們匯合,然後再野外會戰裡直接擊潰他們。”

徐志賢說這些的時候,顯得信心滿滿。

其他人聽了他的話,也是顯得信心滿滿。

對此羅志學也是比較寬慰,麾下將領們現在的自信是好事,至少不會和以前一樣看見大規模官兵就想要跑……

那個時候他們總是把明軍當成官兵,把自己當成賊軍……

這賊軍看見官兵,天然就捱了一頭。

現在嘛,保鄉軍的將領們已經很少會有這種天然矮一頭的感覺了。

因為過去幾個月裡,保鄉軍打一場贏一場,而且是贏得乾脆而漂亮,多次以少勝多。

這一系列的勝仗也是讓保鄉軍的將士們打出了自信。

不過有自信是一回事,自信變成自大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羅志學也適當的開口潑一潑冷水:“此番南下作戰還是要謹慎再謹慎,我軍南下兵力有限,主力不過三個團,再有兩千多守備軍(第五守備旅欠一團),再加上輜重、炮兵和騎兵部隊,總兵力只有一萬一千多人。”

“在兵力數量上,我們還處於較大的劣勢,此戰還是要謹慎一些,免的陰溝裡翻船。”

聽到羅志學這麼說,之前顯得自信滿滿的眾將這才稍微平復了心情,不過後續討論作戰幾乎的時候,提出來的各項建議還是比較大膽。

最後他們敲定了徐志賢提出來的作戰計劃,該計劃在戰略層面很簡單。

一路南下,繞過宜城後繼續南下,直接攔截從漢陽北上的明軍。

按照雙方所在的位置和行軍速度來推算,保鄉軍完全能夠在北山明軍援兵抵達宜城之前,提前至少一天甚至兩天時間就攔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