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東西他也只知道一個大概,但是你讓他詳細說個所以然來,其實他也說不出來。

現代學科分類太多,不是從事該專業的人其實所知道的都非常有限。

更何況羅志學時間也有限,說是親自教學呢,但實際上也不可能真的天天待在學堂裡給一群小屁孩上課,更多時候還是需要這些學生們自學。

如此情況下,對學生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為什麼要給出正七品的待遇,就是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擴大挑選的範圍,進而選出來一批真正的聰明人。

羅志學要的是一群少年天才,而不是普通人。

而給天才們一個正七品的待遇不算高,完全可以接受。

隨後,羅志學又和郭全書他們商討了一番該學堂的事務後,就讓他們出去了。

這一次回到襄陽城,羅志學趁著有空閒時間,是打算一口氣把軍、政、科這三大領域裡的教育事務全部敲定,免的後續率軍南下後又拖延下來。

畢竟懂得新式戰法的軍官、大量合格的施政人才、能夠研發新式武器的技術人才。

這三個領域裡的人才都是目前保鄉軍體系裡非常緊缺的,而最為科技體系最缺。

將領和軍官都還能勉強用現在的人湊合,但是科技人才沒辦法湊合……

————

另外一邊,從大將軍府裡出來後的郭全書也是琢磨著。

看大將軍府的態度,明顯進重視理工學堂啊,自己是不是要讓自家的大侄子去報考這個理工學堂呢?

自己的大侄子今年十二歲,自幼聰明伶俐,悟性極佳,如果是時代沒啥變化的話,過兩三年就要下場參加縣試了。

但是隨著他郭全書投賊後,整個郭家也被綁上了保鄉軍這條賊船。

他郭全書當著吏務部部長,他大哥也是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加入保鄉軍,如今擔任唐縣縣丞。

而郭家的下一輩,自然也不可能去參加什麼明廷的科舉了。

今天大將軍說起這個理工學堂,郭全書從這話裡話外都能感受到羅志學對這個理工學堂的高度重視。

甚至比政務學堂還要更加重視。

要不然,哪能給入學的學子正七品待遇啊。

嗯,回頭就給大哥去信,讓大侄子來襄陽一趟報考這個理工學堂,如果真能考進去,說不準不用幾年,品級就能超過他爹……

郭全書都有這個想法了,而其他得知訊息的人也陸續起了心思,尤其是家中有適齡子弟的人更是琢磨著是不是讓自家子弟去試一試。

好歹是個正七品呢。

而家中沒有適齡子弟的人,也琢磨著認識的周圍人有沒有適合的人選,尤其是各縣縣令們知道這訊息後,就開始打聽自己治下有什麼天才之類的。

因為舉薦學子入讀理工學堂,已經變成了政治任務,成功舉薦治下學子入讀該學堂,就可以作為教化之功。

相反,如果沒有成功舉薦治下學子入學,雖然明面上沒有任何懲罰之類的,但是恐怕大將軍會不高興……

大將軍不高興了,你還指望升官?

一時間,保鄉軍控制區裡就逐漸興起了一片尋找天才的浪潮,並且還是以官府為主導。

不過這些後續的事務羅志學就沒有再進行參與了,反正收集天才也需要時間,羅志學估計著能夠在兩三個月內湊集幾十名學子就不錯了。

在這一段時間裡,羅志學還能把自己親自編寫的教材繼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