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失望!

秦淮河的北岸,就是金陵城的內城牆了,其中有個非常顯眼的城門樓。

徐志賢就是指著遠方的一座高大城門樓道:“那就是聚寶門了,根據我們偵查到的情報,敵軍在此地重兵駐防,城門一帶約莫有兵兩千餘人,兩百斤以上的火炮大約十門,其中還有紅夷火炮兩門。”

說著,徐志賢指向了聚寶門右側道:“在聚寶門的右側數里外,是通濟門,通濟門繼續往東乃是正陽門。”

“這三道城門就是金陵城城南方向最大的三座城門了,從理論上來說也是最適合我們發動強攻的城門,因為距離近,外圍的空間也足夠大。”

“但是敵軍也在這一線部署了重兵,聚寶門一線有敵軍約兩千人,其他兩座城門的駐防兵力也是差不多一千到兩千之數,在這三座城門之間,還有至少幾千人的明軍部署在城牆上,防備我們攻擊這些城牆的同時,也可以作為機動兵力增援上述三座城門。”

“根據我們的判斷,明軍在這三座城門一線,總計部署了六千到八千人兵力,其中包括了敵軍內的部分新標軍。”

徐志賢說的時候,雖然指示了方向,但實際上因為距離比較遠的緣故,實際上羅志學也只能看到一個大概的影子。

因此徐志賢說的同時,也是讓手底下的參謀在大桌子上鋪開了一面手繪的軍事地圖。

這是大楚帝國的情報人員精心蒐集資料並繪製的金陵城地圖,地圖製作的非常精細,詳細到每一條街道,每一條小溪流。

大楚帝國去年開始,就開始往明廷控制區裡派遣大量的情報人員,不管是商貿部調查司還是軍情司的探子們,他們都會蒐集當地的地理資訊。

交通要道、險要關卡,而城池的佈防圖更是重中之重了。

金陵城作為華夏地區在南方地區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政治意義重大,同時還是文化經濟重地的城池,自然是受到了軍情司等情報機構的高度重視。

軍情司去年夏天就已經在金陵城設立了情報站,並且逐步增加人手,並且在當地發展人員。

到目前為止,軍情司在金陵城裡已經擁有直屬情報人員一百多人,。

外圍成員,也就是那些拿錢辦事,被軍情司拉攏收買的人員就更多了,足足有五百多人,其中包括了部分被軍情司拉攏收買的明廷文武官員們。

這幾百個情報人員看似很多了,但是放在金陵城內三十多萬的城區人口裡,依舊顯得很少。

金陵城,這是十七世紀的華夏地區裡,乃是第二大人口大城,僅次於明廷首都幽州城。

這麼龐大的城區人口裡,區區百來個情報人員再加上幾百個拉攏收買的外圍成員,其實也很難方方面面都兼顧到。

但是軍情司也不用什麼情報都去刺探,畢竟軍情司的主要業務,還是軍事情報,其他的都是順帶手的事。

而軍事情報裡,城內駐軍數量,主要統兵的文武官員的情況,以及城區的主要防禦工事等佈防圖就是重中之重了。

軍情司的工作效率也不錯,在楚軍抵達金陵城之前,就已經是把整個金陵城的軍事地圖給繪製了出來,甚至連明軍新構築的一些防禦工事,隱秘炮臺之類的都標註了出來。

當第一師正式抵達金陵城外,人家軍情司又把城內明軍的最新情況,包括各部駐防情況都是傳遞了出來。

如此徐志賢才能夠準確的說出聚寶門的駐防明軍有多少,紅夷火炮有多少門。

因為聚寶門的守軍裡,其中好幾個人都是軍情司的外圍成員,其中一個還是百戶……

他們蒐集情報也不用多費勁,隨便走兩圈基本上就能夠把大部分火炮的部署地點給標註出來。

也就是說,當城內的明軍,尤其是那些高階將領以及統兵文官們,連城外的楚軍是那一支,具體有多少人都不知道的時候。

楚軍的羅志學、徐志賢他們連城內守軍的詳細兵力部署,火炮部署情況都一清二楚了。

不說這些大方向的情報了,就算是連應天巡撫張國維在外頭安置的八個外室的具體地點甚至都查出來了。

這應天巡撫張國維特別喜歡騎馬,這八個外室,清一色的都是揚州瘦馬。

大楚帝國的情報部門,對金陵城的高度重視,也是讓今天楚軍抵達金陵城之後,能夠第一時間就獲悉了城內最重要的各類軍事情報。

徐志賢此時指著桌面上的大幅軍事地圖道:“因為南邊三座主要城門的守軍比較多而且有著秦淮河作為護城河,渡河打起來難度比較大。”

“同時還有情報部門反饋的,我軍情司等情報部門,已經在城內聯絡了部分心向我王師的明廷文武官員,他們將會在李元魁的帶領下,發起兵變並配合我軍奪城。”

“而李元魁控制下的一部分兵力,目前也就部署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