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湖口(第2/3頁)
章節報錯
九江城內。
在史可法在即將破城的時候,主動率軍突圍後,也讓楚軍在後續的攻城裡容易了許多。
各面城牆以及城外的眾多大型堡壘的明軍要麼逃散,要麼投降,而堅持反抗的只是極少數而已。
如此也是極大的降低了楚軍在攻城作戰裡的後半階段的傷亡。
同時因為史可法等人突圍的非常匆忙,也沒能來得及把城內囤積的大量物資帶走,甚至連破壞都無法做到大規模破壞。
儘管有幾個倉庫被退走前的明軍縱火焚燒,不過大部分還是儲存完好。
如此也是讓楚軍繳獲了大批的糧草以及武器彈藥。
“這一次作戰,我們一共繳獲了各類長管火炮二十八門,其中十四門為五斤以上,炮管更長的重型火炮,還有十四門則是仿製我軍的兩斤半野戰炮,只是這一批火炮都是鐵鑄火炮,效能上要差不少。”
“臣已經下令對這一批火炮的炮架進行修復,預計很快就能投入作戰使用。”
“繳獲的各類火槍以及小口徑火炮也比較多,初步統計有兩千多支仿製我軍的火繩槍,兩千支鳥銃。”
“各類小短炮大約三百多門,不過其中絕大部分都不適合我軍主力部隊的作戰需求。”
“其餘各類刀劍長矛和盔甲也比較多。”
徐志賢在戰後報告的時候,說這些繳獲的時候整個人都是充滿了喜色。
“而人員上,初步統計我們擊斃了大約三千多名敵軍,傷者難以統計,而俘虜方面,我們一共俘虜了兩萬五千人,其中包括了三千多人的新標軍。”
“這一批俘虜的素質相對比較高!”
“三千新標軍估計能夠挑選出兩千人來補充我軍主力部隊,尤其是他們的炮手。”
“剩下部分不能進入主力部隊的新標軍士兵,也能夠和營哨兵戰俘中的優秀者編入守備軍,我估摸著,這一次少說也能編練三個旅的守備軍。”
羅志學道:“既然如此,那麼就不要拖延,按照之前制定的備用計劃,對戰俘進行挑選,該編入主力部隊的編入主力部隊,該編入守備軍的編入守備軍。”
“守備軍這邊,第七守備師的第十四旅擴充為師,編成第十一守備師,第七守備師的缺額就地補充。”
“兩個守備師整編的同時,接管九江防務,負責後續城內的肅清作戰、後勤線的保障工作。”
“各主力部隊,按照原定計劃行動吧!”
“第七師和第一騎兵旅先行南下,首要目標攻克南康府之星子城、九江府之德安,然後繼續南下南昌。”
“第一軍兩師一團,先去渡口那邊進行準備。”
羅志學很快就把後續的戰略部署給安排了下去,而這個戰略部署也不是羅志學拍腦袋決定的,實際上是御前軍事會議裡早就敲定下來的作戰計劃。
拿下九江後,楚軍下一步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是鄱陽湖東岸的湖口。
拿下這個地方,跨過鄱陽湖進出長江的湖口位置,然後一路殺向江南。
當然了湖口這地方,想要什麼都不準備,直接就強行渡江攻打難度太大,之前楚軍的情報人員就偵查到明軍在這裡構築了密集的防禦工事,還有江邊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