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東進序幕(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六月十八日,武昌!
從長沙帶著近衛師返回的羅志學,並沒有閒著。
相反,回到武昌的羅志學要比在楚南帶兵打仗的時候更加忙碌。
率領大軍打仗的時候,羅志學的工作重心都是在軍務上,至於其他行政事務除非是比較重要的事務,不然的話大多都是被延後。
但是回到了武昌後,之前擠壓的諸多事務一下子就全部湧了過來,羅志學為了處理諸多擠壓的事務,每天一大早開始就審閱檔案,中途還要接見眾多臣子。
一連忙了大半個月後,羅志學才算是把之前擠壓的眾多事務給處理掉,同時把工作的重心再一次轉移到了軍務上來。
六月十八日,羅志學抵達武昌南郊軍營,視察了正在編練當中的第七師。
”如今第七師的兵員已經有了六千多人,基本上各團的架子已經是初步搭起來了,後續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補充新兵和裝備!”
“兵員上問題不大,我們之前已經持續在荊州府募集兵員以整編第七師,預計下個月這一批新兵就能夠完成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進而補充到第七師來。”
“但是裝備上就比較麻煩了,如今我們的槍炮等裝備產量還是有限的,尤其是火炮和火槍以及盔甲,很多部隊暫時都不滿編,而今年上半年的大批產能基本都用在了楚南方向,後續想要騰出產能來武裝第七師和第八師, 還是比較緊張的。”
羅志學一邊聽著徐志賢的介紹, 一邊看著前方正在列陣進行演練的第七師的將士們。
聽罷後到:“還是那句話,就算裝備一時半會無法齊全,但是也要提前展開訓練,要讓人等裝備, 而不是讓裝備等人!”
說著, 羅志學稍微側頭看向工業部尚書袁高峰:“袁愛卿,工業部這邊的軍械產能怎麼樣了?還能再提高嗎?”
聽到這話, 袁高峰直接苦著臉道:“啟稟陛下, 現在這產能已經是到了極限了,各兵工廠都已經加班加點, 全部都已經達到了當初的設計產能, 甚至還有所超出!”
“雖然我們也還在繼續擴充各工廠的產能,漢天兵工廠的第二期建也還在進行當中,但是廠房建設,裝置建造以及安裝, 工人培訓都需要時間!”
“短時間內, 我們是沒辦法大幅度提高產能的了。”
袁高峰說話的時候, 都是不由得覺得心累。
大楚帝國這麼多尚書裡頭, 他這個工業部尚書絕對是壓力最大也是最忙的一個。
以大楚帝國目前的形勢來看, 帝國內最重要的行政部門有三個, 分別是吏務部、稅務部、工業部。
就連掌管錢袋子的財務部, 在上述三個部門面前都要往後排, 要知道吏務部尚書、稅務部尚書和工業部尚書可都是進入了入閣成為了參務大臣。
而財務部尚書黃誠宣則是沒能入閣。
由此可見上述三個機構的重要性。
吏務部不用說, 這種管著眾多官員的人事機構,歷來都是屬於權重機構, 吏務部尚書郭全書更是憑藉著吏務部的權勢,直接成為參務大臣, 甚至在七個現有的參務大臣裡,都是首屈一指的重臣,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全書目前就是大楚帝國裡的文官第一人。
稅務部, 乃是支撐大楚帝國財政的重要機構, 也是大楚帝國里人員最多,經費最多的行政機構,甚至這個稅務部為了更好的稅收,都弄出來了一個武裝稅警。
工業部, 這個是支撐著大楚帝國各項軍需裝備的機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楚軍要打仗, 一要錢糧, 二要槍炮。
僅此一項,就足以讓工業部成為大楚帝國裡的權重部門了。
作為工業部尚書的袁高峰,位高權重之餘也是壓力巨大,並且工作極其繁忙。
畢竟軍方缺少槍炮了,可是直接找他袁高峰要的。
這麼長時間的高壓工作,讓袁高峰有時候都覺得心累,不過你要是讓他直接放棄權利, 那自然是不肯的。
聽著袁高峰那一副叫苦的語氣說產能不能再加了, 羅志學也是沒有擺出一副生氣的神色。
工業部下屬各工廠的進展,他自己也是瞭解的, 他也知道工業部下屬的各工廠基本上已經是把產能壓榨到了極致。
自己再向袁高峰施壓也沒什麼用了。
所以只能道:“產能擴張需要時間,不過如今是戰時,工業部在各方面還是要做好產能擴張的工作, 廠房的建設,裝置的建造和安裝,工人的培訓這些務必要抓緊,儘可能的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
想了想,羅志學又道:“下半年,再給你們工業部拔五十萬兩的專項經費,用於各項軍需裝備的擴產上!”
原本還苦瓜臉一樣的袁高峰,聽到五十萬專項經費後,頓時面孔就舒展了開來,帶著笑容道:“謝陛下,有了這五十萬兩銀子的專項經費,漢天廠和襄陽廠的擴張,還有長沙廠的建設也就能更順利展開了!”
羅志學道:“錢給了你們工業部, 但是是要拿出成果來的, 回頭要是拿不出成果來,朕唯你是問!”
袁高峰道:“陛下您放心,其他的我不會,但是說到建工廠微臣還是有些心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