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臨湘攻堅戰(第3/3頁)
章節報錯
但是這沒關係,楚軍之所以發動這麼猛烈的炮擊,也不是為了第一時間殺傷多少明軍有生力量,而是為了透過炮火來破壞明軍在城頭以及城外的一些防禦工事。
臨湘城裡的明軍吸取了鍾祥,武昌陷落的教訓,並沒有孤零零在城頭上駐防,而是在城頭上構築了繁雜的各種防禦工事,尤其是防炮工事。
其中最為典型的在城頭上堆積大量的沙袋了,這說起來還是明軍從楚軍得到的辦法。
因為楚軍會在臨近明軍,靠的比較近的炮兵陣地裡堆積沙袋,以防止明軍炮擊。
人家明軍也是有火炮的,雖然都是一些將軍炮,佛郎機之類的短管火炮,但是防守作戰的時候也能打個兩三百米呢,如果不顧命中率,殺傷力的話,也是能夠威脅到靠近部署的楚軍炮兵陣地了。
為了防備明軍炮擊,楚軍炮手會在構築炮兵陣地的時候,會構築沙袋工事。
這次數多了,對面的明軍也是琢磨出門道來了,最後他們也學著這麼玩了。
同樣的,在城外挖掘壕溝這個行為,明軍還是學的楚軍的。
你們楚賊可以挖壕溝靠近城牆,我們也可以直接在城外挖壕溝,然後躲在壕溝裡防炮擊,等你們保賊衝上來後再出來用攻戎炮,虎蹲炮以及火槍和弓箭們進行火力攔截啊。
戰爭,這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
而臨湘這邊的明軍為了自保,也是在能力範圍內學習保賊軍。
你讓他們搞一大堆火炮和新式火槍,那是不現實也不可能,你讓他們搞一大堆的披甲戰兵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讓他們修個防炮工事,挖個壕溝之類的還是問題不大的。
而現在楚軍的猛烈炮擊,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破壞這些防禦工事,比如說城外空地裡的大片距馬,欄杆等障礙物,城外壕溝上方的胸牆。
還有城牆上的城垛,沙袋等防禦工事。
破壞明軍的工事,同時也是為了壓制明軍!
進而掩護己方步兵和工兵部隊的行動。
攻城,可不是喊一嗓子衝上去就可以的,就和當初強攻武昌一樣,在步兵發起衝鋒之前,需要經過前期的一系列戰鬥。
在步兵發起進攻之前,楚軍需要肅清臨湘城外的明軍部分壕溝陣地,填平一部分的護城河,這樣才能夠獲得的出發陣地。
同時工兵部隊還需要把壕溝繼續往前延伸,同時還要偷偷的挖地道準備進行爆破。
而進行這些工作之前,就需要把明軍的氣勢給打壓下來,免的他們跑出來搗亂。
猛烈的炮擊也的確獲得了這個效果,自從上午進行了一次密集的大規模炮擊後,雖然中午時分開始楚軍的密集炮擊基本就停了下來,只保持了正常的間隙炮擊。
但是明軍依舊沒敢跑出來進行大規模的反擊。
只有小規模的反擊。
於是乎,臨湘攻堅戰的第一天裡,除了第一天的大規模炮擊後,後續的大半天時間裡都是這種小規模的進攻和反攻。
這種戰鬥看似規模小,但實際上非常的頻繁。
因此整個戰鬥場面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沉悶而且枯燥,在這場沉悶枯燥的戰鬥場面背後,實際上雙方參戰兵力已經達到了各自上萬人,真是場面一點也不比野外大規模會戰差多少。
戰鬥中雙方將領們持續鬥智鬥勇,士兵們進行著看似規模小,但是依舊殘酷無比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