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反攻襄陽(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人就是藉著剿賊的名頭縱兵劫掠,為在遼東的幾萬將士搜刮錢糧呢。
然而陳必謙乃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了,他直接把這些彈劾都給壓下,甚至都沒有去訓斥吳三桂。
只是讓吳三桂在‘剿滅’流賊後,率軍前往舞陽一線,協同左良玉反攻裕州防線,爭取殺入南陽腹地。
是的,陳必謙依舊沒放棄過反攻南陽府,反攻楚北!
而這個念頭,在他得知了賊軍在長江兩岸,尤其是武昌府囤積大量兵力,似乎有南下或東進意圖後就更加強烈了。
賊軍要南下楚南他管不著,那是楊嗣昌的事。
賊軍要東進的話,他一時半會的也是鞭長莫及,只能是讓史可法死守江北九江一線。
但是,如果賊軍要南下或東進,這也就意味著賊軍的戰略重心依舊在南方,而北邊的南陽府,襄陽府一線也就不可能有太多的賊軍兵力了。
而陳必謙還得知了一個情況,賊軍在襄陽城外有一個規模非常龐大的軍械作坊,生產並供應了保賊的幾乎所有槍炮盔甲等軍械。
如果……
如果他能夠集中兵力殺入南陽府,繼而殺入襄陽府。
到時候哪怕是打不下襄陽城本身,但是也能夠把位於襄陽城郊外的賊軍軍械工作毀掉。
“襄陽兵工廠,保賊之心也,毀之保賊必死!”
倘若能夠把這個兵工廠接受過來並控制住,那麼就相當多他們明廷得到了一個產量巨大的兵工廠。
有這麼一個龐大無比的兵工廠,給朝廷幾年時間,弄它個幾百尊長炮,弄它個十幾萬幹火槍,十幾萬具盔甲那都不是個事。
到時候何愁東擄不滅。
嗯,至於說維持這麼一個龐大的兵工廠生產需要多少錢,採購原料的錢這麼來,數以萬計的工人的薪資怎麼給,他們的口糧問題怎麼解決。
這就不是陳必謙所需要考慮到問題了。
但是想要殺到襄陽去破壞乃至接受這座兵工廠,就得先殺入襄陽這個楚北腹地。
因為襄陽乃是交通要地,四通八達之地,因此明軍如果殺過到襄陽去,那麼可選的道路不少。
從漢中府往鄖陽,再到襄陽。
從汝州往魯陽關再到南陽,襄陽。
從葉縣從裕州,再到南陽,襄陽。
從確山直接翻山越嶺去泌陽再去襄陽也行。
從信陽州的義陽三關南下,攻克應山一線,途經隨州也能去襄陽府。
甚至川東那邊的兵力都能直接殺向鄖陽府,最後殺到襄陽。
然而上述每一條路線都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