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上述都是輔助手段,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執行嚴苛的軍法。

保鄉軍的軍法和其他軍隊差不多,都是嚴苛無比。

但是很多軍隊雖然有軍法,但是不一定會嚴格執行,但是保鄉軍不一樣。

保鄉軍玩的是新式線列戰術,對士兵的服從性要求極高,因此對軍法的執行也是非常的嚴格,要不然的話,無法確保士兵們在戰鬥期間,始終按照命令保持、變換陣型。

相對來說,保鄉軍對普通士兵的個人勇武要求倒是不太高,只要能老老實實按照作戰指令做就行了,不要求你能一個打十個。

這幾天磨合下來,新補充到第五守備旅的降兵們也算是基本適應了過來。

但是實際戰鬥力如何,這還是個未知數。

因此攻打南漳的時候,董明傑和第四步兵團第一營的關天磊簡單商議過後,還是決定穩妥一些。

攻城發起後,肯定是第五守備旅下屬的第九守備團為主力發起進攻,而第四步兵團下屬的一個營兵力,則是作為步兵火力支援,同時充當督戰隊使用。

哪怕是第五守備旅的旅長董明傑自己也知道,這要是沒有強力的督戰隊逼著第九守備團衝上去打,估計這些降兵們還沒有衝到南漳城牆下就轉身跑了。

七月三日,一切準備妥當後,南漳城外的保鄉軍也擺開了陣勢。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第一攻城炮兵營第一哨的六門十八斤臼炮,早上七點三十分左右,這六門十八斤臼炮準時開火。

一開始城頭上的明軍守軍看見保賊軍提出來了幾門短袍,還以為這些只是稍微大一些的虎蹲炮而已。

而尋常短管火炮打出來的霰彈,對城牆可造成不了什麼威脅,城頭上駐防計程車兵們只需要躲在城垛後方,那麼就可以確保安全。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賊軍的火炮開火後,打出來不是霰彈,而是一顆顆黑乎乎的炮彈。

咋一看還以為是實心炮彈。

但是緊接著,這些炮彈飛上天空隨後落向城牆之後,竟然爆炸了……

其中一顆炮彈還是在下落過程中,沒有完全落地的情況下直接凌空爆炸。

炮彈爆炸後,預製破片的彈片以及榴彈內的鐵珠子朝著四面八方飛出去,橫掃一切生命。

然後就出現了讓城頭明軍驚恐無比的一幕。

對方僅僅是打了幾輪炮擊而已,但是他們在城頭以及城牆後方備戰的兵力竟然已經死傷了上百人。

這一下子就把守城明軍給打愣了。

這是什麼情況?

賊軍的鐵疙瘩炮彈為什麼會爆炸?為什麼殺傷力這麼大?

這不合理啊!

保鄉軍的榴彈炮擊之所以能夠造成如此大的殺傷,也和明軍的佈防方式有關係。

這些明軍作戰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防備榴彈的情況,他們只考慮了防備賊軍的那些小號紅夷火炮,短管霰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