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官制(第三更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而這一次冊封裡,雖然羅志學沒有說過,但是具體施行的卻是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公侯非軍功不封。
八個侯爵裡,清一色的將領,沒有一個文官!
文官體系裡,哪怕是郭全書這個算是文官頭子的吏務部部長,也只獲得了伯爵的爵位。
這也是為了體現立國初期重視軍人的一個體現。
不過羅志學冊封出去的爵位,和明王朝的爵位也不太一樣,那就是明王朝的爵位基本都是世襲爵位。
但是羅志學授予的爵位都是減等承襲爵位。
甚至為了避免臣子們誤會,連世襲這個詞都是用的非常謹慎,而是改用承襲這個詞。
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原爵世襲爵位一個都沒有,羅志學也不打算頒發這種爵位。
保鄉軍的爵位都是減等承襲爵位。
不過減等承襲也分兩種。
目前最高等級的就是‘減等承襲罔替’,詳細解釋就是減等承襲到最低等的男爵後,以男爵爵位世襲,與國同休。
這個真正意義上的世襲爵位,只不過需要減等承襲到男爵後才能世襲。
還有就是普通的減等承襲了。
這個就是減等承襲到男爵後削爵。
但是為了安撫開國功臣們,羅志學又對其中若干人特旨准許其原爵承襲三代。
也就是可以原爵承襲三代後,再執行減等承襲罔替或承襲削爵。
算是開了一個小口子,但是隻作為非常規手段使用,也能讓羅志學擁有更高的自由裁量權。
目前八個侯爵,都獲得了特旨,可承襲三代後再執行減等承襲。
而其中有兩個人的爵位,是特旨承襲三代後的減等承襲罔替。
就是王瞎子和黃丁權。
之所以只有這兩個人,倒不是因為他們功勞大,能夠獲封侯爵乃至播劇的,功勞都不小。
真正讓他們獲得這個殊榮的則是其他情況。
王瞎子這邊,主要原因還是孫成立去世的時候,作為當時保鄉軍裡手握騎兵力量的重要將領王瞎子,並沒有選擇和羅志學競爭,而是主動服軟當手下,王瞎子當初的主動效忠羅志學,直接避免了保鄉軍的分裂。
儘管當初王瞎子也有著自己的考慮,但是羅志學卻不得不記著這個事,所以這一次就給了王瞎子一個准許原爵承襲三代減等承襲罔替的特旨。
而黃丁權嘛,則是純粹的忠心獎勵,這人別看他老實人模樣,但實際上乃是羅志學最為重視的心腹。
要不然豈能把他放在北路軍司令這個位置上,掌管兩萬大軍?
透過這兩個人,羅志學就是要光明正大的告訴其他人:跟著老子混錯不了,高官厚祿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