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盧象升本部兵力在仙橋村一帶紮營,位於我們西北方向不遠。”
“按照我們的計劃,明天我們將會朝著正北方向行軍,而敵軍行軍路線、行軍速度沒有發生太大變動的話,那麼我們明天繼續北上大約十公里後,將會在三袁莊一帶接敵。”
說著,黃光茂指著簡易手繪地圖上的一個小地方道:“就是這裡,我們經過慎重考慮後,由徐副部長選定的戰場。”
羅志學朝著地圖看去,三袁莊,那是一個在地圖上很不起眼的小地方。
但是在這副軍事地圖上,這個三袁莊的地形還是有些特殊的,主要是有幾條小河彙集,整體地形和之前的趙莊差不多,看似平坦,但實際上想要透過的話還有些小麻煩。
畢竟此地有好幾條南北流向的小河流,雖然有橋樑可以透過,甚至都可以當場搭建小橋、浮橋快速透過,撐死了也就只能拖住敵軍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但是這一個小時就足夠了。
有這一個小時,保鄉軍的騎兵部隊就能直接衝上去進一步拖延敵軍時間,後續步兵就能追上去。
徐志賢把這裡選為預設戰場,也是充分考慮到了此地乃是盧象升東進的必經之路。
同時這地方也不是什麼險要關隘,容易被敵軍埋伏之類的,對方也沒有理由繞過這裡。
但是這裡看似平坦的地形又有多條南北流向的小河,能夠有效的遲滯對方的行軍速度,最終為保鄉軍攔截對方,迫使對方進行正面交戰創造有利機會。
而徐志賢此時也站了起來解說了三袁莊一帶的地形,也重點提及了那幾條南北流向的小河。
並且後續還詳細講述了作戰司制定的一系列作戰計劃。
徐志賢接替黃光茂開始講述一系列具體作戰計劃的時候,回到座位上的黃光茂看著徐志賢,心中不由得暗歎一聲:“看樣子這兩天要找大將軍說一說下部隊的事了!”
“如其最後被徐志賢灰溜溜的趕出參謀部,不如自己主動提及去帶兵面子好看!”
“而且自己主動提出來讓位置,大將軍應該也會念及自己明事理,回頭給自己一個主力步兵旅的旅長位置呢。”
“第七步兵旅、第八步兵旅正在準備新兵編練當中,自己趁著這機會下去撈一個主力步兵旅旅長的位置也不算差。”
“總之,這參謀部是能待下去了!”
說起來,最近一段時間裡的黃光茂很鬱悶!
在舊參謀處,現參謀部裡,黃光茂看似是部長抓總,但實際上所有的作戰計劃都是徐志賢帶著人制定的,黃光茂每一次在會議上看似說很多,然而大部分內容都是提前背下來的內容……
平日裡商議各類作戰計劃的時候,甚至參謀部下發各種作戰命令的時候,都是需要徐志賢以作戰司司長的名字簽字首肯。
沒有徐志賢的簽字批准,連黃光茂這個正牌參謀部部長都無法直接下達各種作戰命令。
而這,並不是徐志賢越權,而是羅志學特許給徐志賢的許可權,參謀部裡作戰事務以的徐志賢為準,黃光茂這個參謀部部長都沒權力插手。
這讓黃光茂這個參謀部部長當的很不痛快。
哪怕黃光茂當參謀部部長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只是給徐志賢佔位置的,等徐志賢積累了足夠的資歷和帶兵經驗後,分分鐘就得給人家騰位置。
但是吧,原本他預計著再怎麼樣,自己也能當半年以上的參謀部部長,累計足夠的資歷。
畢竟徐志賢積累戰功和帶兵經驗都需要時間不是。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徐志賢崛起的太快!
徐志賢之前兼任第三步兵營營長的時候,在襄陽城戰鬥力親自帶兵,陸續攻佔城內眾多建築,並攻佔了襄王府。
儘管這一系列的戰鬥其實不算多顯眼,但是也算是為徐志賢積累了帶兵作戰的經驗。
更重要的是,徐志賢在南下奇襲襄陽的時候,各種出謀劃策,為攻佔襄陽是立下了大功的。
奇襲襄陽之所以能夠成功,除開羅志學本人的功勞外。
其屬下里,親兵營營長李東紹當屬首功,沒有他帶領精銳潛入襄陽城並趁亂開啟城門迎接大軍入城,奇襲襄陽就是一句笑話。
其次就是徐志賢這個參謀部副部長兼任作戰司司長了,奇襲襄陽的一系列作戰計劃都是他制定的。
大軍一路能順利南下,還能順順利利沒有遇到任何阻礙就偷偷渡江,又能順利偷襲開啟城門殺入城內,這和徐志賢所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分不開的。
至於黃丁權,王瞎子他們這些將領,看似是帶兵攻克了襄陽,但實際上只是聽命行事,基本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只是正常行動而已,也就只有一個苦勞。
奇襲襄陽城一戰,也是讓徐志賢徹底走上高層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