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非傳統讀書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最基本的文書領取的薪資,也能勉強養活自己再加上兩三個家人。
真算待遇的話,這請一個文書花費的錢還沒養一個士兵多。
別看士兵到手的錢只有那麼幾百文,但是人家吃得好啊,而且現在兵荒馬亂的糧價飛漲,大多時候有錢你還買不到。
士兵們一個月吃掉的糧食其價值就比一個文書的月薪高了。
要是有人嫌棄待遇低不願意來也沒事。
這年頭你想要找個正兒八經玩科舉的讀書人可能比較難,但是找沒飯吃,但是又懂得幾百上千個常用字,勉強能讀寫公文的人還是有一些的。
其他不說,僅僅是在流民裡就有不少。
要知道以前羅志學一家子還是流民呢……
羅志學已故父親以及大哥還有著童生功名呢,但還不是因為家鄉連年遭天災人禍後被迫逃亡當了流民。
怎麼說呢,這年頭只給普通待遇,你想要找到什麼高階人才可能比較難,但是隻找一些具備最基本文化水平的人還是可以的。
郭全書就是透過招募這些非正統讀書人來緩解保鄉營日漸擴大的人才缺口的。
這也是羅志學認為郭全書上任吏務處處長以來,所作出的最大成績了。
在郭全書的支援下,保鄉軍招募了一大批因為各種原因而吃不飽飯,養不活家人的非傳統讀書人。
這裡頭有家破人亡的賬房。
有少年時候讀過幾年書但是還沒能混出來的夥計。
有小時候讀過幾年書又跑回去務農,但是遭遇田宅人禍後破產的自耕農。
還有少量原本家境不錯,書也讀得比較多,按照正常道理應該是奔著科舉去,然而卻最終淪為流民的讀書人,就和當初的羅家一樣。
還有好多一些是大戶人家裡的家生子,奴僕之類的。
總之各種各樣的都有,而不管他們之前是什麼人,但是在被保鄉軍招募之前都是屬於那種吃不飽飯或者對現狀極度不滿的人。
也只有這些人,才不會對保鄉軍這種反賊有發自內心裡的反感。
相反,只要保鄉軍給他們飯吃,讓他們能夠養家餬口,他們並不介意給一群反賊做事。
或者說,他們已經沒有了介意的資本!
郭全書這段時間裡,陸續招募了一百多人這種人才,極大的充實了保鄉軍的文官缺口。
使得大將軍府裡的各處能正常運轉,也能夠讓設立的各鄉衙門裡有了做事的官員。
文官的缺口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因此內政各事務也就能夠順利的推動下去。
當軍務和內政事務都沒啥大事的時候,羅志學一時間就有了無所事事的感覺。
閒了兩天後羅志學覺得自己不能坐吃等死,否則的話回頭官兵主力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