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下榻李青店(第1/2頁)
章節報錯
羅志學召見徵糧處的人,是讓徵糧處再一次抽調精幹力量隨軍,以登記造冊的同時開展新控制區的徵糧工作,這方面的工作徵糧處的人已經在東出魯山縣的時候做過一次了。
雖然現在前任徵糧處副處長兼田畝科科長郭全書調到了吏務處當處長,然而徵糧處內的其他人手大多已經鍛煉出來了,完成隨軍統計戰利品以及在新控制區裡徵糧工作還是可以的。
敲定了徵糧處的事後,羅志學又糧餉處做好戰略物資,尤其是儲備金銀的轉運工作。
羅志學不可能自己帶著大軍跑了,還把價值超過二十萬兩銀子的金、銀、銅錢等貴金屬留在松山村的,這可都是保鄉軍僅有的金銀儲備,是要用來購置戰略物資,尤其是採購火藥以及相關原材料的。
這錢南運後,基本都會交給商貿處那邊去花用來採購戰略物資,尤其是鐵料、火藥以及製造火藥的原料,如硝石、硫磺。
持續的用兵是需要消耗大量戰略物資的,鐵料不去說,火藥就是個大問題。
如今保鄉軍的火藥消耗基本靠偷偷摸摸的採購,既直接採購成品火藥,也採購硝石、硫磺等原料自制。
總之有啥買啥,多少都要!
這也意味著,保鄉軍的彈藥供應嚴重依賴外購,稍有不慎就會被切斷供應。
對此,羅志學雖然有心改變但是短時間內也沒辦法,畢竟保鄉軍控制區裡既沒硝石礦也沒硫磺礦。
硝石都還好,可以土法多少搞一點,但是硫磺這東西就徹底沒辦法自產了……
唯今之計,羅志學只能是讓商貿處那邊加大力度採購,不要怕花錢,該加價的加價,該賄賂的賄賂。
為啥說賄賂……
因為保鄉軍現在用的火藥以及其原料,看似是找商人偷偷採購的,但是吧這些東西可是正兒八經的戰略物資,人家明王朝官府再傻都知道要對這些東西進行管控。
個人少少的買一點沒人管,但是大批次的購買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年頭能有大批次這種戰略物資的人,不是官府就是和官府密切的商行。
而保鄉軍商貿處為什麼還能大批次採購?
自然是因為給的錢多啊。
畢竟人家明王朝的文官武將們也得養活一家老小啊,既然手頭上掌控了火藥硝石硫磺這些緊俏物資,這要是不從中弄點錢養家,難道還能指望那點俸祿啊。
其他地方不說,且說襄陽那邊官府控制下的火藥作坊,差不多五分之一的產量都被保鄉軍商貿處買走了。
而要想從官府的火藥作坊裡順利拿走火藥,除了火藥本身的採購錢外,你還得填滿管理作坊的官員的胃口。
同時目前楚北一帶最大的硝石、硫磺經銷豐和商行,其大掌櫃也和京師裡的某個大佬同一個姓氏……
這個豐和商行很有意思,它的客戶除了各地官府火藥作坊外,還包括了保鄉軍商貿處。
甚至保鄉軍商貿處還是他們最大的單一客戶,基本包攬了他們百分之十五的硫磺月銷量。
而商貿處找他們採購原料的時候,價格自然也是貴的很,不然人家根本不會賣。
畢竟大家都不傻,人家也知道這種沒有跟腳,偷偷摸摸大批次採購硝石、硫磺的商隊絕對是某個反賊的商隊。
你不給足了錢,人家怎麼可能賣給你。
這錢,最後自然也就到了商行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手裡。
同時商貿處想要把火藥、火藥原料這些典型的違禁物資運回伏牛山,也不能自己運,否則還沒離開碼頭就會被查封了。
怎麼運回來的?商貿處採取的是貨到付款的方式,人家大商行直接把東西運到了大山邊緣,和商貿處交接,這裡頭又得加一層不菲的運費。
整個採購戰略物資的過程裡,商貿處花費了大價錢但是得到了急缺的戰略物資。
而那些官員們也是吃的滿嘴油,好不痛快!
所以別以為保鄉軍裡繳獲的大批金銀不能吃不能穿就沒用了,這些金銀用處大著呢。
羅志學要南下自然也是要把這些金銀帶上的。
羅志學返回松山後就開始安排南下事務,等五天後一切準備妥當羅志學也就帶著大軍正式南下了。
這一次南下,羅志學除了帶了第一步兵營、第三步兵營、第一炮兵哨、第一騎兵哨、第一輜重哨以及羅志學直轄的親兵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