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三娘過來了,瞪了晁蓋一眼:“行啊,這麼快就有了。從今天起,每天晚上都去我房裡。”

“好好,十五之前我不出去。”

“十五,那不行,那才幾天啊。”

這就是媳婦多了的煩惱。

扈三娘又要對練,晁蓋陪著玩了一會兒金鐧對雙刀。

要說扈三孃的武藝在女流中算得上一流的,一對雙刀上下翻飛,蝴蝶一般,而且這刀法是實戰派的,打一般的江湖好手不在話下。但是要跟晁蓋這樣力大威猛的人比,差的遠了。不過誰家跟媳婦比劃還能真打,差不多得了。

正此時,大壯來報:“莊主,滄州柴大官人的商隊到了,帶來了一百五十頭草原矮馬。”

“噢,這麼早,過去看看。”

晁蓋趕奔村口客棧,柴進家的商隊規模可不小,來了七八十人,拉著二百多頭騾子。

帶隊的柴興過來施禮:“見過晁大官人,這是我家主人給您的信。”

“柴掌櫃客氣了,一路辛苦,屋裡暖和。”

客房裡壁爐和大炕燒的溫暖入春,晁蓋仔細看了柴進的信,信上柴進說他結識了一個遼國商隊,大遼國由於和金國打仗節節敗退,開始出售其貌不揚的草原馬,這第一批先看看質量,要是晁蓋喜歡後期大量有。

二人攀談了一會兒,晁蓋出來看馬。

馬廄裡,皇甫正帶人挨個檢查呢。

外來的生馬需要在單獨的圈舍裡飼養半月才行。

這群馬個頭很矮,一水的騸馬,肩高平均在一米三五左右。

頭大、鬃毛長、脖子短、身體四肢粗壯,雖然矮小,但是身體很壯,承載普通的人還是沒問題的,也就是輕騎兵完全勝任,重騎兵就不行了,馬的負重能力有限。

體重在七百到八百斤,適合騎乘和拉車。但是由於宋人對於馬匹的審美喜歡高頭大馬,對於這種草原矮馬在大宋幾乎是沒有市場,地位非常尷尬,有錢人不願意買,沒錢人買不起。

因為在大家潛意識裡認為養馬的消耗非常大,除了吃草還得大量吃料,普通人家糧食都不夠吃,哪裡有料給馬吃。

但是晁蓋對這種馬太熟悉了,這就是後世馳名的蒙古馬,耐力強、耐粗飼料、雖然衝擊力不猛,但是長途跋涉能力很強,輕騎一天行軍一百多里沒問題。

最為主要的是價格真便宜,和高頭大馬動不動四五十貫,上百貫的價格不同,草原騸馬價格不過二十五六兩一匹。兩三歲口的繁殖母馬價格更低,十五六貫那樣。

柴興感嘆:“大遼國草原上的馬匹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但是愚蠢的大遼國人為了限制大宋,不肯賣給大宋,就算到了現在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依舊只肯賣矮種馬,不肯賣高頭大馬。”

“這種草原馬柴大官人能搞到多少?”

“滄州挨著遼國邊關,過境比較簡單,一個月千把頭沒問題。柴家莊附近荒蕪的地區比較多,我家莊主決定建個馬場,養一兩千頭。”

“好,那就每個月給我莊上供應一百頭的騸馬,四百頭的母馬。”

“沒問題,數量上有保障,一次能運二三百頭,一個月運兩次。”

皇甫正有些不明白:“晁大人,騸馬買了可以騎乘拉車,母馬雖然也能農用,但是並不算多理想,而且農區所產的馬不善於奔跑,做騎乘馬遠遠不如草原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