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生活的希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多謝大人。”
這小夥子算是因禍得福,礦山伙房裡打雜很累,活很多,洗菜刷盤子燒火。但是有一樣,裡面暖和,白天黑夜的燒著火,廚房裡各種食物能管飽。
不過該教訓還是要教訓,讓人按住,鄉兵打了五白蠟杆,從小不學好搶人東西,長大了要是還這樣,那就得砍了。
程婉宅心仁厚,給大家發放了衣服、鞋子、
三個流民村,發放了六百套衣服,四百雙鞋子。另外為流民發放了救濟鹹菜三百斤。
流民們激動的眼淚都下來了,這就是艱難生活中的希望,在流民們看來程婉那是知府大的女兒,代表的就是官府。
晁蓋遇刺這事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低調處理了。
就在晁蓋在東平府救濟流民村的時候,身為大夫人的扈三娘、扈英、李逵等人在晁家莊三村、四村也在發放救濟的棉鞋。
扈三娘一副女主人的裝扮,大方得體,身後跟著幾個丫鬟。
晁家莊四村村口的慈幼園,在慈幼園看護的安排下,數十名孩子排成長隊。
扈三娘笑呵呵的:“今天給小夥伴們發放過冬的羊皮鞋子,大家根據自己的腳的大小來選鞋子。”
“謝謝夫人。”
晁家莊發放的羊皮鞋子做工精緻,外面是粗麻布,內襯羊皮。
孩子們都有鞋子,但是大多是烏拉草做的草鞋,這種草鞋保暖也是可以的。
孩子換上羊皮的鞋子,腳丫瞬間就暖和了一個檔次。
“來,每人一條圍巾,保護一下脖子。”
扈三娘又給孩子發放了圍巾,挨個的給大家系上。
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一條几文錢的圍巾,溫暖的是孩子整個的童年。
“謝謝夫人。”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巨大的幸福,能吃飽,能穿暖,這不就是巨大的幸福了嗎?
不過晁家莊四村、三村的情況還是很好的,雖然大多數還是地窨子,但是婦女、壯丁都在幹活,都有基本的工作,這樣一來,家家戶戶都有收入。
以糧食加工坊的女工為例,每個月二百文錢,粗糧一百斤,工坊管兩頓飯。另外家裡還有三畝土,數量不多,工坊不忙的時候活也就幹了。
吃喝穿用基本都夠了,家裡五六口人的,每戶配備一匹毛驢或者黃牛。家裡兩三口人的,三五戶合養一頭黃牛。
這種方式在農村很常見,按照天數飼養,牛各家走。耕地的時候協調著耕地,極大的發揮了耕牛的作用。
扈英和李逵兩個對眼了,相互挺滿意,打算過了年就把喜事辦了。
扈三娘道:“英子,從今兒起,你就不用跟著我了。跟著李鏢頭一起保護村子吧,村子工坊太多,都需要人。”
“是,夫人。”英子一抱拳,後腰上彆著雙刀,和李逵一起帶隊巡邏去了。
這兩人都是虎背熊腰,後腰上彆著傢伙事,看起來挺唬人的,算得上郎才女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