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笑道:“最近老家已經入冬了,事情不忙,鏢局也沒多少生意,我就過來了。密州島氣候溫暖,過年以後就可以種植土豆,我過來主要目的還是種植土豆,這可是關係到咱們發展的大計策。”

“耽羅王支付了五口袋海參、數箱子珍珠。月前一戰還繳獲了一艘高麗烏龜船,我看結構頗為結實。”

“現在我已經安排工匠測繪圖紙,參考龜船的優點,來研發新的近海戰船,海參、珍珠安排商隊運回東京銷售。戰船留給港口的兄弟們用吧,所有參戰人員都有獎勵,回頭拿出一個章程來,積累軍功分配土地、房產等等。”

眾人大喜又有錢拿又有土地、房子的,那不是太好了嘛。

不過晁蓋也有綜合考慮,分房子分地首要的條件就是幹滿三年。

而且這需要自己努力,如果你不想當兵,分五畝土地,可以,但是最起碼你要開墾十畝的土地。至於房舍,那更是需要自己建。

從密州調來三百工匠做什麼的,主要就是燒磚、燒石灰。

這年頭沒有水泥一說,建房都用三合土。

至於水泥的燒製並不複雜,但是現有的條件只能少量玩玩,大批次建房基本沒可能,所以普通的房舍依舊是青磚紅瓦。

“哥哥,大壯、楊林兄弟們,你們這火銃比原來的火銃長太多了。?”

“這叫長火銃兵,剛剛裝備了二百人。但是動靜太大,不適合在東平府練,所以拉到這裡來試試火力。”

大壯那一隊一百人是晁蓋的親兵衛隊,配備有短火銃一把,長火銃一把。

士卒隨身帶的有短刀,短兵相接的時候把短刀往火銃口快速的一套,就能進行冷兵器戰鬥。

晁蓋的到來讓呂方軍心大定,總算是吃了定心丸。

晁蓋在大家心中那就是定海神針的作用,武藝超群,神力驚人,總有著許多許多稀奇古怪的辦法。

現在對於高麗的情報是很少的,晁蓋所瞭解的不過是從商隊處獲得的一些訊息。

高麗內部正在打仗,大臣和國王打了起來,雙方誰也不服氣。

也就是說高麗現在自顧不暇,南部現在高麗王的勢力範圍,一共兵馬不過一兩萬人。

作為一個彈丸小國,能有多少兵力來對付耽羅人這是個未知數。

晁蓋分析:“高麗水軍共計有大龜船三艘,小型的戰龜甲戰船,就是呂方兄弟繳獲的那艘也不過三十艘,一船最多裝運二百來人,所以高麗人不會來太多的。咱們這點兵力足夠了。”

對於耽羅人晁蓋的原則是一致的,那就是暫時不能訓練耽羅人,把他們訓練的太強了不是什麼好事情。

清晨的海灘格外美麗,二百名火銃手排成四排,每排五十人。

由於火銃手不熟練,三段式射擊被改成了四段式射擊。

為了增加火銃手的安全感,陣前設定的有簡易的拒馬,後面是二百刀盾兵。

至於呂方率領的五十名騎兵被安排在百十米外了,百米的距離對於戰馬來說是很近的。

因為火銃的聲音很響,濃煙很大,戰馬靠的太近了容易炸窩。

晁蓋、大壯、焦挺在旁邊看著,楊林具體指揮。

楊林手裡拿著令旗,高聲大喝:“第一排,放。”

轟轟轟,五十支火銃幾乎同時開火,巨響震耳欲聾,濃煙瞬間把隊伍都給淹沒了。

第一排放完,快速後撤到最後一排,開始裝填彈藥。第二排成了第一排,端著火銃瞄準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