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晁蓋帶領大壯等一行人百餘人,扛著鐵鍬在修築東平府南部的官道。

這年月官道都是夯土的,經過夏季雨水的沖刷變得坑坑窪窪了,安通鏢局的馬車路過的時候也會修一下,但是大規模修一直是沒做。

今天百餘鄉兵,一個個拿著鐵鍬、鋤頭開幹了。

從旁邊野地裡取來麻骨石的碎沙,鋪墊坑坑窪窪的道路,然後用打夯夯平,最後用石頭碾子來回的拉。

修修補補的活說來也好乾,百十人一天修路十來地。

接連幹了好幾天,這天正午,都已經修到南城九里亭。

一般送人,再好的朋友送到這裡也該分別了,這裡有個亭子,有家大車店。

官道上吱吱呀呀的來了三輛騾車,前兩輛是拉人的馬車,第三輛是運貨的大馬車,

隨行十餘壯丁拿著朴刀。

頭車裡坐的是兩個人,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品貌端正,黑色的短鬚打理的很好。

旁邊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身材偏瘦,師爺打扮,手裡拿著把鵝毛扇。

趕車的車伕也不一般,三十歲上下,身材健碩,手裡拿著大鞭子,腰間挎著腰刀。

中間馬車是一位妙齡美女,梳妝典雅大方,車裡放了許多的書籍筆墨紙硯,旁邊還有個小丫鬟。

這位中年人非是別人,正是前來上任的程萬里知府,那位師爺是足智多謀的聞師爺,兩人官場縱橫十幾年了,早已經是官場老鳥了。

程萬里指著路上的官道:“這挺好,這是知道咱們要來了特意修的嘛。”

聞師爺搖搖頭:“不像,東平府的官道還是很不錯的,只是維護了一下夏季雨水的沖刷。”

“東平府基礎條件還是很好的,希望咱們能在這裡大展一翻拳腳,造福一方百姓。”

馬車緩緩行進,程萬里掀開馬車的簾子,看見前面有百餘鄉兵正拿著鋤頭、鐵鍬維修道路呢。

路邊插著大旗,東平府團練使。

程萬里呵呵一笑:“原來是做面子工程的,定然是知道本官前來特地表現的。”

聞師爺一指路邊的大車店:“掌櫃的,咱們店裡歇息會吧,距離城池還有一段距離。”

“也好,順帶吃點飯,讓騾馬吃些草料。”

這一路趕了數十里了,也累了。

店門口,肩膀上搭著毛巾的夥計笑臉相迎,各位客官:“是打尖還是住店?”

程萬里沒說話,旁邊師爺安排:“打個尖,安排喂一下騾馬。”

“好嘞,客官吃點什麼?咱們這有羊肉、燒鵝、時令蔬菜。”

程萬里吃的還是簡樸的,畢竟也是小店。

安排小二切了幾盤羊肉,上了幾樣時令蔬菜。

味道還挺好,一行人吃完。

程萬里把掌櫃的叫了過來,掌櫃的年紀不小了,五十多了。

程萬里指著路上修路的鄉兵:“這些鄉兵修路挺辛苦啊,平時也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