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圈子也是江湖(第1/2頁)
章節報錯
搜尋欄下第一條就是去年,也就是西峰影視出事的同期,有資本投資了浮光。
世間萬物破而後立,影視圈這幾年的爆雷和整頓,雖然造成了影視業一定的蕭條和沉寂,但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來,整頓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西峰影視當年的投資也正是看準這個,只不過確實步子邁的太大,想後發先至,直接從國際市場入手。
中國人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可西峰影視入國際市場時,那是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只靠一味的莽,不碰個頭破血流才怪呢。
西峰影視既然能看到影視發展的後勁,那別的資本也不可能看不到啊,而資本都是聞腥而動的鯊。
只不過,這些年,影視圈也是山頭林立,蛋糕其實已經分的差不多了,別的資本再妄圖插一腳,容易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西峰影視為什麼落得這個結局?許雄難道不曉得國際市場天時地利人和不佔?還不就是因為他做為一條鯰魚,沒能衝破國內市場的固有圈,才想著以國際市場暗度陳倉的招,最後折戟沉沙。
西峰影視成了其它想要介入影視圈資本的前車之鑑。
直接莽不行,那就他山之石。
影視圈內還有兩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閱微工作室和浮光工作室。
這兩個工作室有人脈,有資源,還有技術,所欠缺的唯有資金而已。當然,這兩個工作室成立之初,為的也不是錢,而是初心。
只是隨著蛋糕越做越大,隨著各種科技的發展,工作室也有些舉步維艱了。
資本就看中了這個,開始給這兩個工作室砸錢。
閱微拒絕了,但浮光這邊正好有想法開發高質量網劇,於是就一拍即合。
只是資本一但進駐,工作室這邊的話語權免不得要讓渡一些。
浮光想在高質量網劇上有所建樹。
資本卻想在影視圈裡跑馬圈地。
不說最後結果,單這兩者的行事手法肯定也是不同的。
這就有了矛盾。
第二條就是葉牖,葉牖跟馮觀是同級同班同學,是表演系最頂尖的兩位,被稱為一旦一生。
馮觀本來是簽約西峰影視的,西峰影視倒閉,馮觀轉投了中影,葉牖簽了浮光。
浮光很重視葉牖的,想把他當東方的鄭乾那樣陪養。
資本也看中了葉牖,因為他的外形條件太好了,換演藝圈的行話叫老天爺賞飯吃。
對於葉牖的陪養,浮光這邊的幾個教授認為,葉牖演技算可以,但流於學術,不接地氣,所以打算先用幾個短劇給他打磨一下,再去話劇團那邊沉兩年,玉不琢不成器啊。
這肯定是需要時間的。
資本那邊卻不這麼想,對於資本來說,時間就是金錢,等你浮光這麼慢慢的把葉牖陪養出來,黃花菜也涼啦。
資本的想法是砸幾個大劇,再上幾個綜藝,一舉把葉牖推到一哥的位置,然後跑馬圈地。
這是完全兩種價值觀。
然後就有自媒體爆出,講浮光的高層對浮光劇組用《緝兇》這個劇來推葉牖不滿意,太小打小鬧。
《緝兇》的導演是新銳導演趙自飛,這位也是敢滿嘴放炮,直接就講了:“葉牖是否能勝任男主還不知道,得試過戲再說。”
看到這裡,顧長安就有些明白了。
這是浮光的導演跟資本槓上了,不管怎麼樣,趙自飛既然放出這話,那就算是走過場,葉牖也要來試個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