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劇本(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頓飯吃到九點多,雖然仍有些意猶未盡,但卻恰到好處。
這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
酒,半酣之境。
畫,留一絲飛白。
語,且說三分。
便是對陣,也有圍三缺一之法。
散席的時候,老沙丟給顧長安兩個劇本,都只薄薄兩頁紙。
第一個劇本,是年代劇,奔騰的大河,以大河製造廠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為背景,講的是中國工業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求索道路。
近年來,隨著抗日神劇,偶像劇,宮鬥劇,仙俠大IP劇起起伏伏進入疲軟之後,更隨著中國工業製造的藍圖展開,這類影視題材劇就上來了。
起先收視率並不太好,但口碑都不錯,而堅持下來,最終成績也差強人意,總之一句話,這個題材做得。
顧長安拿到的角色是大河製造廠招待所的一名接待員。男主大學畢業,分配到大河製造廠,來廠裡報道時,被暫時安置在廠招待所裡,這名接待員的就是拿著鑰匙給男主開門,然後給男主介紹洗手間在哪裡,開水間在哪裡,以及周邊的一些情況,這一段詞還不少。
透過這個介紹,其實就把廠裡的情況以及周邊的環境介紹了一下,算是推動劇情的,所以這個特約算是中特。
這個戲過完正月十五就要開拍。
顧長安熟悉之後,還要跟老沙去見副導演,用不用,得副導演拍板。
第二個劇是刑偵劇,緝兇,連環殺人案。
顧長安的角色是一個尖酸刻薄男,大致劇情,老式的舊樓,沒有電梯,顧長安的角色下樓,於正匆匆上樓的兇手相撞,兇手因為有急事,沒理會顧長安的角色,就急匆匆繼續往上跑,顧長安的角色就站在樓梯轉彎處罵,罵的很難聽。
講這個兇手是老婆偷人,要去抓姦。而事實恰恰還被顧長安的角色說中了,兇手本來一肚子氣,再被顧長安的角色罵的惱羞成怒,於是一怒之下殺了女朋友。
當然,這個兇手跟連環殺人犯的兇手不是同一個人,只是因為這個兇手用的殺人手法跟連環殺人犯的手法相似,等到這個案子案發,男主所在的重案組就將案子合併了,使得連環殺人案的取證進入歧途。
最後是男主在調查中從顧長安的角色這裡發現了疑點,最終破案,確定這一起並不是連環殺人案,而是屬於單例的激情殺人案。當然,也從相似的殺人手法中,找到了跟連環殺人案相連的連結點,最終破獲連環殺人案。
整個故事曲折迂迴,頗為精彩的。
第二個角色明顯比第一個角色份量重,而且難度也大些。
“第一個角色是公會提供的,第二個角色是小沙自己的路子。”老秦在一邊道。
“曉得。”顧長安點點頭。
所以,特約裡跟哪個管理員也很重要,老沙是屬於有一些自己路子的人。
天又下起了細細碎碎的雪子,老沙還有牌局,先走了。
大劉騎了電瓶車送娟子回去,顧長安這邊打了的跟老秦一起回了出租屋。
老秦歲數大了,熬不住,泡了腳早早睡了,顧長安則是因為拿到兩個劇本,有些興奮,睡不著,就坐在屋裡研究起劇本來。
因為夢中那個人的關係,連帶著顧長安在角色方面也特別較真。
第一個角色看似簡單,但是具有兩大特色,第一個特色是時代特色,八十年代的人,有八十年代的特質,質樸,有拼勁,同時又謹慎。
第二個特色是行業特色,招待所的接待員,類似於現在酒店的引導員。當然,這二者又有本質區別,在那個時代,招待所的接待員在本質上跟男主是同等地位的,都是公家的人。這跟現代酒店的引導員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基本就是客人和服務員的關係。
這些特質和區別若能表現出來,那絕對是能給角色加分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顧長安要去改變什麼,對於他這樣的特約來說,基本上是導演說怎麼演就怎麼演,但同樣是跑步,弓著背跑,斜著身子跑,疲憊的跑,輕快的跑,甚至大步跑,小步跑,再甚者大步帶著踉蹌,小步弓著背,種種,可細究的地方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