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區老街在北城區這一片,有些城中村的味道。

當年老街這一片改建時,因為街上有兩棟徽商留下來的徽派大院,為了保護這兩棟大院,這一片的拆遷計劃就取消了。

有一段時間區政府也計劃是不是把這一片建設成一個老街景區。但老街這邊住戶太雜,人口又密,沒有建景區的條件,最後不了了之。

如此,十多年過去,在這座已經躍升一線城市的都市,高樓的叢林裡就留下了這樣一條老街,很懷舊的生態,到處是九十年代初的印跡,它跟周圍的高樓形成了一個對比,穿稜二者之間,就有如時光變幻。

近幾年,北城區老街漸漸成了網紅打卡地。

“大家跟我來,這就是老街口,左邊糧油店,右邊一家快遞站,快遞站大家都熟悉,我就不是多說了啊,你們看看這糧油店邊上的招牌——老街糧站,七八十年代是國營單位……”

這時,一個網紅小姐姐舉著手機邊拍著糧油店邊直播。

果然又有網紅來打卡了。

糧油店的老闆老孫已經見慣不怪,還樂得順水推舟,就那老街糧站的牌子,當年早不曉得甩哪裡去了,這是他後來找人模仿出來的,招招人氣。

顧長安這時正好停在老街口,老孫看到顧長安,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才哈哈笑:“小顧回來啦,出什麼事體啦,怎麼剪了個光頭,倒是更帥了……”

“在影視城拍戲呢,拍戲需求。”顧長安抓抓腦袋,在影視城好象沒覺得,那裡時常有人穿著戲服四處逛,大家的穿著打扮都是奇形怪狀的,見怪不怪,一個光頭實在算不得什麼。

可這回家來,頂著顆光頭倒是有些不適應。

“還拍戲需求,說得跟明星似的……”快遞站門口,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穿著校服,騎著腳踏車停在快遞站門口,看到顧長安看她,便聳聳鼻尖,然後朝快遞店裡喊:“小胖,大哥回來啦。”

“這小妹不能要了。”顧長安一邁長腿,上前一步沒好氣的輕拍她額頭:“小胖是你叫的?叫二哥曉得不。”

女孩是顧長安同父異母的妹妹顧淼。

顧淼嘟喃著嘴,這時,快遞站踉踉蹌蹌跑出一個男青年,十八九歲上下,胖墩墩的,穿著快遞背心,頭上還戴著一頂黃色的帽子。

走路時腿、腳、身子、胳脖、表情等,都有點不太協調,一看跟常人就有些不同,大致可認定腦癱症狀,但小時候康復訓練應該是下了功夫的。如今,雖然還是各種不協調,但走的還算穩當。

“哥……”叫小胖的青年咧著嘴笑,看到顧長安的光頭,好奇的很,那腦袋歪來歪去的左右打量,隨後又把頭上的帽子摘下來給顧長安,抬手示意顧長安戴上。

顧長安看那帽子,豔黃色,不能看。

帽子上用藍色的線勾勒了一個大大的笑臉,而長長的帽舌上同樣是藍色的線勾勒了幾句話:“只是一點小小的不便,我能克服,請相信我的服務質量。”

顧長安仔細看那些字,似乎是用列印筆勾勒出來的,顧長安記得六月份,顧淼生日的時候,他給她寄了一隻列印筆。

“淼淼……送……的……”小胖又斜著身體說。

“挺好……”顧長安表揚顧淼一句,這個妹妹似乎又能要了。

顧淼做了個鬼臉。

“小顧回來啦。”快遞站老闆這時也出來,看到顧長安,也打聲招呼。

他爺爺在這邊叫老顧,所以人人得叫他小顧。

快遞站老闆叫吳海濤,四十多歲,是看著顧長安長大的老鄰居,跟顧長安爺爺關係不錯。

“唉,這不快過年了,影視城那邊沒活了。”顧長安給老吳遞了支菸,他自己是不抽的,但老吳煙癮不小。

“小胖工作的怎麼樣?”顧長安又問老吳,小胖到底不一樣,困難也許他自己能克服,但也要看看顧客對他的接受度。

“你放心,他幹活認真著呢,也就是送貨的時候慢一點,但我讓他負責咱們這片區,咱們這片區誰不認識他呀,都體涼的。象他這種病,能有現在這樣自食其立,那真是最好的……”說起這些,老吳心裡都感慨。

小胖的事情不算是顧傢俬事,這一片老街的人都知道。

當年顧長安十歲,放學回來,就看才五六歲的小胖癱在路邊,小傢伙一看不對,給小胖買了吃的,還領著小胖去老街派出所。

但老街派出所找了半月也沒找到小胖家人,當年這一片沒有監控,而小胖的情形又不正常,已經請醫生看過,確認是少兒腦癱,這病磨人呢。

後來,顧長安爺爺看著不成,就把小胖領回家了。

如今,十三年了,顧爺爺花費無數心思,小胖才有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