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觀不合,高飛推辭掉第一樁委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騰出精力籌備第二樁委託。

其實保羅·波特之所以給他介紹生意,也有一個不變名言的理由,就是希望他能接下Y先生的委託,以此為藉口, 推掉第二樁委託,免得將來大家連朋友都做不成。

第二樁委託,為什麼令包括保羅在內的諸多貴族公子們深感不安?

這位委託人是一位姓德雷福斯的太太,斐真王國情報部前任軍官,以塞亞·德雷福斯上尉的妻子。

就在兩個月前,一隊憲兵闖進以賽亞·德雷福斯的辦公室, 將他逮捕。

罪名是勾結新大陸反賊, 替反賊收集軍事情報,涉嫌間諜和賣國兩項要命的罪名。

後來又有訊息傳出, 舉報德雷福斯通敵賣國的人,正是他的老同事亨利·弗瑞姆少校。

弗瑞姆少校提供的證據,包括德雷福斯與友人的信件,其中隱晦的提到新大陸戰事不順,流露出了悲觀的情緒。

但是,僅從這封信的文字來看,刨除那些有意曲解的成分,頂多可以看出來,德雷福斯傾向於斐真當局與新大陸的獨立派和談,早日平息戰火。

跨海遠征勞民傷財,戰線拖得越長,時間拖得越久,斐真部隊就越難取得勝利。

就當時而言,這是盡人皆知的觀點,除了少數主戰派,社會各界都普遍對鎮壓殖民地獨立運動的前景感到悲觀。

就連議會上, 也有好幾位後座議員主張和談。

德雷福斯在信中表達的觀點, 別說涉嫌通敵賣國, 就連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都顯得老套乏味。

既然如此,軍事法庭為什麼要受理弗瑞姆少校的舉報,把德雷福斯上尉當成間諜關起來?

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他的通訊物件比較敏感。

新大陸米德加德大學奧法學院前任院長,著名學者兼大法師,社會名流,這只是阿爾伯特·富蘭克林的公開身份。

在政治立場上,富蘭克林屬於殖民地“獨立派”中的溫和派,既參與簽署了《獨立宣言》,也參與起草了祈求斐真國王喬治三世免除殖民地苛捐雜稅的請願書,首創“反對議會、不反國王”的口號。

所以,富蘭克林老頭到底算不算是反賊?

如果你認為議會高於國王,這老頭就是鐵鐵的反賊,沒毛病!

如果你認為君王高於議會,就不能說他是反賊了。

在君主立憲的斐真王國,人人都知道議會掌握著國家的實際權力,但是人人又假裝國王依舊是執掌最高權力的國家元首,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就會搞得大家很尷尬。

斐真王國當今執政的右翼秩序黨,在議會中佔據多數席位,支援動用武力鎮壓新大陸的獨立運動,當然有理由把富蘭克林老頭視為間諜。

德雷福斯上尉是富蘭克林老頭的朋友,頻繁通訊不說,還在信中流露對新大陸戰爭前景的悲觀態度,這難道不是通敵賣國?

包括保羅·波特在內,地獄火俱樂部的多數成員,也秉承這樣的立場。

然而另一方面,國王陛下本人都曾款待過富蘭克林老頭,尊這位大學者為座上賓,難道國王陛下也是賣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