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宇文世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啊,這……我建議殿下銷燬的?”王晊一時語塞,再次發揮急中生智的接話本領。
“銷燬了是吧,銷燬了就好,就好。我病夢中不放心,特來核實。”
趙弘智長舒一口氣:“我還以為殿下反悔了呢。要我說,書臣你真是有先見之明。前幾個月宇文士及還派人還來問,我一看就是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的花招。想起來,宇文穎也是慘,身為天子使節,自己死於亂軍中不說,全家老小又被仇家滅門。”
宇文穎被滅門?王晊端起茶杯,強令自己不表現出驚詫。
“啊,是啊……”他應和著,腦海中拼命想著如何從趙弘智口中套出當時的細節。“我記得他們家是死了多少口來著?”
“三十七口,那兇手把他當成了與文化及一脈,殺了他老母、妻小,甚至僕役,無一個活口。”趙弘智嘆了口氣。
“當時你還說,此案蹊蹺,恐怕內有玄機,為避免牽涉太子,銷燬了東宮與此人往來的一切文書。”
“對,避嫌好,是該避嫌。”王晊接話道。“都是為了殿下。對了,還有一事,剛才我聽你說押送糧草的太子教令還在請印,這可耽誤不得啊。”
宇文穎的線索斷了,他又將話題引向太子的印璽。
“是啊,要不我發火呢。這幾日你不在,這幫文吏只知在書房之乎者也,根本不知道政事孰輕孰重。如今你慢慢康復,以後這公文呈送當面,還得多指點他們。”
遞送公文看似只是小事,但是能借此向太子陳述對政事的看法,實際是四兩撥千斤的重要職分。位卑權重,這倒是符合王晊這個率更丞在東宮的角色。
“指點談不上,只是分內事。對了,這幾日太子印璽也是殿下隨身所佩嗎?會不會有誰能幫著……”
“幫太子用印?笑話,這種事太子何曾假手於人?”趙弘智的否定堅決乾脆。“太子將印鈕放在隨身的魚袋中,每日申時才會在顯德殿中親自用印。除了殿下自己,誰能碰?這你是知道的啊。”
“是是是,殿下為了政事也是太操勞了。事必躬親,趕上諸葛亮了。”
王晊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他在趙弘智這得不到什麼有用的資訊,便找了個藉口離開詹事府。
臨邁出門檻時,他突然靈光一現。
“對了,你之前說誰來要過宇文穎的底檔?”
趙弘智道:“宇文士及的職官,說是宇文氏要修族譜。”
呵呵,王晊心中一陣冷笑。宇文氏出了宇文化及這麼一個叛臣,誰敢修族譜?
“趙主簿做得對。這麼幹下去,我看明年你就能榮升少詹事。”
趙弘智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淺笑:
“哎,都是盡心辦事。以後沒人時你我以兄弟相稱,別主簿主簿的,生分。”
“得嘞,多謝趙詹事,不,多謝士明兄。”王晊行禮離開。
武德九年,宇文士及的角色有些尷尬。
身為秦王府舊將的他,自從武德八年與太子詹事裴矩一同被授予檢校侍中,同時兼任天策府司馬。
皇帝將東宮和天策府兩員干將同時招致麾下,寓意深遠。而在宇文士及看來,詔書上的安排些許透露了皇帝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