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北伐!北伐!(第2/2頁)
章節報錯
“什麼天子親征,根本就是曹子丹想來搶功!他自覺無法鎮壓司馬懿、陳群等外姓重臣,便想要來搶佔功!”
徐庶沒有回答。他是韓信的信徒,歷來相信兵卒如箭,多多益善,如今夏侯楙為了保住統帥之位,拒絕關中數萬精兵,不知到底是明智,還是千慮一失。
不過不要緊,這幾十年來,無論是官渡之戰,還是赤壁之戰,亦或是殷鑑不遠的漢中、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的大戰似乎都是兵少的戰勝了兵多的。
如今,歷史的這一頁終於輪到他徐庶來書寫。想到此,老智囊的眼中終於重新煥發了光澤。
“將軍!將軍!不好啦,不好啦!”
正在師徒說話的當口,城門守將岑暉慌張的跑上了馬道。他的腳步如此匆忙,以至於慌亂間連頭盔都掉到了地上。
“住口!大戰在即,何來不好之說!”夏侯楙劍眉怒立,呵斥著慌張的手下。往常都是穩重的夏侯霸負責傳遞軍令,要不是夏侯霸前去藍田設伏,他是死也不會讓岑暉這樣的酒囊飯袋出現在自己眼前的。
“別慌,慢慢說。”老徐庶輕輕安撫著跪在地上的守將。
“是……是……末將該死……”岑暉扶正了頭盔,喘著粗氣說道:“諸……諸葛亮的大軍露頭了!”
夏侯楙眼光一閃,興奮喊道:“在哪條路?是不是子午谷!”
岑暉一臉驚慌道:“不是,朱贊將軍差人來報,是祁山大營,他們攻打祁山了。”
“祁山?!”夏侯楙難以置信。“他們為何捨近求遠?老師,會不會走漏了風聲?”
徐庶微微搖頭:“疑兵,孔明素來謹慎,卻愛用疑兵之計,這我早就說過。不必驚慌,傳令下去,讓朱贊守住祁山堡,周邊諸將機動策應。”
說著,他親手寫下軍令,在牆頭扣下學生的將軍印璽,交給岑暉傳於城下的傳令兵。
祁山……徐庶望向遠方八百里秦川,彷彿年輕時望著隆中草廬中的棋盤。
那個曾經與自己手談千百次的臥龍才子,終於又落子了。
祁山並不是一座高山,在廣闊的綿綿山脊間,它更像是一座不起眼的土丘。
讓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是上面修建的祁山堡。
早在諸葛亮北伐前的建安年間,得隴望蜀的曹操便看中了此地之關鍵,命人在此修建堡壘,取名“建安城”。
諸葛亮與曹操同為武侯,同為丞相,英雄所見略同。
當日夏侯楙斬桌角為誓後,諸將無不歡呼雀躍,唯有朱贊沉默不語。早就得知夏侯楙陰謀的他,在這位新銳統帥的身上沒有看到老一代魏武良將的影子,他的心中除了忠誠,仍保留著一絲魏武之臣的驕傲。
他的妻子死了,在那個蜀漢細作出現後兩天,杜氏舊疾加劇,撒手人寰。這個孤傲的忠臣決定將大部士兵和功勞留給王雙,獨自帶所部千餘人前往祁山上的堡壘,在這個被夏侯楙稱為諸葛亮不可能進攻的地方,坐看成敗。
而在這個白雪初消的清晨,他卻看到了敵人的影子。
“將軍,是蜀國人!蜀國人殺上來了!”
陣陣箭雨聲比屬下的稟報聲更先衝進他的耳朵。
“孃的,不是說諸葛亮走子午谷嗎!”朱贊還是本能的拿起佩劍,前去探望。
山腳下,黑色的軍陣如同聚集的浪濤,眼看就要將祁山吞沒。
“守在此地,我們居高臨下,諸葛亮打不上來!”朱贊拔劍出營,攥緊劍柄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他指著黑壓壓的蜀軍,衝著長安方向喝問:
“夏侯楙誤國!誤國!”
“將軍,他們衝上來了……”小兵話沒說完,軀幹已經被飛來的長劍刺穿。
山腳下,一員猛將正率軍發起突擊,身後的絳紅色“馬”字大纛迎風招展。
“大漢平北將軍馬岱在此,魏狗鼠輩還不速速投降!”
朱贊怒目而視,眼中滿是怒火:
“大魏兒郎,人在堡在,給我射!”
弩機如飛蝗般席捲山道,山間白雪頓時被甲士熱血融化。
鼓角爭鳴裹挾著兵戈交擊聲響徹山谷,一場決定三國曆史的大戰,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