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陰謀敗露(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首的丞相微微點頭,他被魏延與餘承感動著,不由得想起先帝的識人之明。
“文長,剛剛子龍和幼常,已經查明,殺害龔正的兇徒,還有指派參軍趙正之弟趙忠前去刺殺林默的主使,皆是楊儀。此人隨是先帝舊臣,然先帝用人惟賢惟德,對奸惡宵小絕不寬恕。子龍,幼常,速去緝拿楊儀一黨,審訊後法辦。”
丞相在說這些的時候,趙雲微微低下了頭。是他的努力,才讓王平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楊儀一黨的名單上。
在魏延震驚的眼神中,趙子龍和馬謖領命退下。
“餘承,文長已至,你可以說了。”
餘承轉向丞相,叩首起身,嚥下淚水。
“丞相,林默讓我稟報,請北伐大軍按原計劃兵出子午谷,長安必下!”
魏延的眼神為之一振。
“你親眼見到,人被帶去丞相行轅了?!”
丞相行轅不遠處的營房內,燈影中,楊儀慌張的詰問著王平,手上捏著名為大漢都尉趙中的腰牌。
不久前,鄒義,真名實為趙中的屍體和寫著官職的腰牌被牧羊人發現於褒斜道的曠野中。
一個月前,因弓馬嫻熟且急於立功,趙中被楊儀相中,派往沔陽酒家,跟隨名為林默的西川細作潛入長安,弄清魏延的計劃,並相機殺死林默。
王平的人馬只是一道保險栓。北伐在即,能不動用兵馬最好。
少年自恃機敏,假託田開之死麻痺林默放鬆警惕,卻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而在識字問題上說了謊話,讓林默察覺了陰謀。警覺的老兵不動聲色,反套路麻痺了少年,從而將全部精力投身於子午谷奇謀上,只是在最後才告訴餘承。
“黨爭爭到阻撓北伐大業,楊儀一黨這是叛國。如今這少年為了練習飛劍傷了手腕,不能射箭,短兵相接餘兄強力過他,自可為大漢除害。”
林默說完,將如何穿甲防禦,和一路上觀察鄒義的弱點盡數告知,這才讓餘承躲開了少年的致命一擊,成功回到漢中。
“來時,為了搶回那三人,我與馬幼常險些起了爭執,恐怕他已經懷疑。”
王平說話時仔細觀察著楊儀,這個平常威風八面的相府參軍如今已經成了驚弓之鳥。
“馬謖……”楊儀攥緊腰牌的手上青筋暴起。“適才都尉趙正被諸葛喬和蔣斌帶人喚走,緊接著張紹帶著其父舊部屯駐附近。我還納悶換防何時用到他張家的舊部……”
他使勁砸著太陽穴,思考對策。
“不行,我要去見丞相,這個時候決不能讓魏延那庸奴搶佔先機,反咬一口。”
慌張的參軍話音未落,只聽屋外人生嘈雜,一個親兵跑到門外急道:“楊參軍,不好了,趙帥和馬幼常帶著人馬將營房圍住了,眼看就要到書房來了。”
噹啷!腰牌重重摔落地上,楊儀臉色煞白的癱坐在地。
“完了,全完了……丞相定是信了魏延,要來那我給北伐祭旗……王平!都是你這愚夫!為何沒有截下他們!還有趙正,非要推薦他那個不爭氣的弟弟!全是愚夫!壞我大事!”
王平望著眼前這個喪家之犬般的儒生,知道自己的前途絕對無法再靠他庇佑了。
……
“威公,丞相派我來,請你去行轅問幾句話。”
趙雲渾厚的嗓音穿透門板,在三下無人應答的敲門聲後,老將軍一腳踹開了房門。
“楊儀!”
眾目睽睽下,楊儀倒在血泊之中,鮮血從他喉頭的紅線中淌出,染血的寶劍靜靜躺在他張開的右手中。
屋子一角,左肋中劍的王平掙扎著喊道:
“趙帥救我!楊儀要殺我滅口!”
趙雲大叫一聲,連忙帶人抱起王平送往軍醫處。馬謖在慌亂的人群中默默站立了片刻,他記住了屋子的全貌,楊儀的死狀,還有王平被抬走時不安的眼神。
他沉默,因為如果要說,可說的太多。切莫說一介儒生如何能殺得了荷甲的戰將,單隻一件,楊儀是個左撇子。
後面的安排他已經能夠預感,王平只會是一個奉命行事的軍人,真正黨爭亂國的壞人,只能是楊儀,最多還有那個在審訊時吞下醉鴆丸自盡的趙正。
無所謂了,就像趙雲說的,大戰在即要為國留才,只要能齊心北伐,他馬謖可以對某些人、某些事裝聾作啞。
一切為了漢室的復興。年輕的參軍在心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