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擺擺手:“年輕人莫要輕言生死,我們老了,你們才是大漢的未來。你的事蹟文長已經報過,如今大漢人才凋敝,正是用人之時。只有活下來,才能將大漢的旗幟一代代傳承下去。”

說到這裡,諸葛亮有些疲憊,輕輕坐到了一塊大青石上,視線越過百里秦川,望向長安方向。

“入蜀日久,人心思定,老夫何嘗不想偃武修文,與民休息。文長之策雖然看似冒險,但是如果有內應可成,則能省去百萬民夫之苦,我大軍亦可早日收復舊都……”

“老夫同意你們再入長安。”

魏延和林默不約而同攥緊了拳頭,卻見諸葛亮嚴肅說道:“北伐是國運之戰,不容有失。出兵子午谷只是我軍戰略一策。靖川啊,此去務必以謹慎為要,做事從大局著眼,寧可事敗身回,切莫洩露北伐軍機,這是老夫對你的唯一要求。”

林默聽著諸葛亮的話,彷彿是一位慈祥的老父親在對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教導。他聽得出丞相的話外音:不行就撤,決不可因為貪功冒進而損害北伐大局。

“丞相放心,林默知道北伐之重,絕不會因貪功而損大局。”

諸葛亮微微點頭,對魏延說道:“文長啊,當年先帝從百萬軍中拔擢你為漢中太守,是聖恩浩蕩,更是慧眼識珠。老夫相信,如今你推薦林默,一如當初先帝識才用你,你們絕不會令先帝失望。”

聽到先帝,魏延的聲音漸漸顫抖:“丞相放心,魏延絕不再錯,以……辜負先帝之恩……”

林默內心感慨,原來丞相事必躬親的不是軍政瑣事,他在乎的,是每一份人心。

回到眾人之中,諸葛亮對剛剛的月下對話避而不談,只是向馬謖交代幾句,便帶著諸葛喬四人登上車輦。

馬謖將林默叫到一邊,將一柄短劍交給林默。

“丞相有命,讓將此物交送於你。”

林默接過劍,之劍劍身上刻著兩個俊秀的隸字:

“青釭!”他驚喜的差點叫出聲。

“此行兇險,丞相盼你以此劍披荊斬棘。”馬謖道。“林將軍,劍刺不同刀砍,在進擊之外多了一手退身步法。還望林將軍深思。”

這還是在勸自己以大局為重,不可貪功冒進。林默心想,果然是馬謖,能和諸葛亮的心思同頻共振,想來若不是造化弄人,也許他比姜維更能繼承武侯遺志吧。

“還有一事,馬某還想提醒林將軍。”

“大人請講,林默定當謹記。”

馬謖環視左右,特地壓低了嗓音:“將軍此去,既要防範北面的明槍,更要提防來自川蜀的暗箭。”

聽聞此言,林默握著青釭劍的手不禁一顫。

“希望將軍不要成為第二個龔正。”

“龔正?參軍大人難道是說……”

不等林默問完,馬謖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轉身登上了車輦。

龔正之死難道不是魏軍所為?林默不由得扭頭回望四方,幽幽山谷,無盡黑暗,他只覺得一股涼氣從身後襲來,宛若豺狼在耳邊低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