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赴後繼、不懼生死,勇猛朝著秦軍戰陣殺上來。

胡亥看著叛軍士兵一個個倒下,心中感慨萬端。

戰爭沒有對與錯,只有勝與負。

對戰雙方均是以戰勝對方為目的。

減小傷亡,獲得最大勝利,是每一名將軍追求的目標。

嗖嗖嗖!

弩箭撕裂空氣的聲音響徹雲霄,伴隨著的是一名名叛軍士兵倒下,死在血泊中。

很慘烈、很悲壯。

胡亥心中有一絲絲不忍。

都是炎黃子孫,為什麼要如此相互廝殺呢?

胡亥正視各諸侯反叛的原因。

天下大統,取消分封制,中央集權,削弱了地方上的權利,加上重稅,百姓苦不堪言。

說白了,是各地原來諸侯不甘權利落空,想繼續獨裁地方,成為土皇帝。

什麼焚書坑儒?

貌似秦始皇只是焚燒各國的歷史,並未真的焚燒有用的各家學說,掛掉的幾名儒生,不過是憤青罷了。

焚燒書籍的不是秦始皇,是項羽。

項羽大軍進入咸陽,一把火燒燬阿房宮,把裡面諸多百家典籍焚燒於盡。

蕭何是讀書人,喜歡看書,悄悄把阿房宮中一些典籍偷運出來,傳承得以延續。

真正原因是各地諸侯子孫後代、地方大族心中不甘。

秦帝國統一時間相對較短,沒走上正軌。

加上趙高弄權,胡亥昏庸,才給各地諸侯推翻秦帝國,造反創造了條件。

天下大統是趨勢,無人能阻擋。

戰鬥非常激烈,叛軍不惜傷亡,朝著城門前撲上來。

劉邦看著一名名義軍倒下,心中肉痛無比。

不拿下青泥隘口這地方,無法進入咸陽,義軍沒有選擇,明知衝上去是死。

依然源源不斷的跟進。

“報告,張良帶著護衛離開了。”

一名親衛道。

劉邦微微一愣!

這是要離開老子呀!

既然不能為本公所用,必須斬殺,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在這方面,劉邦絕對是殺伐果斷。

“派一隊親衛跟上,在僻靜地方下手。注意不要洩露天機,不能讓人知道。”

劉邦道。

“遵命!”

一名親衛道。

再說張良。

賈詡離間計成功,令劉邦對張良非常失望,二人間隔閡、矛盾逐漸擴大。

張良知道中計了,可是不願意多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