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負,黃石公還在世嗎?”

胡亥道。

那麼牛逼的人物,若在世的話,胡亥不介意讓人找找看,最好能為帝國效力。

“陛下,民女只得到家師幾本書籍傳承,知道有一個師兄叫張良。後來,師尊離開,一直沒有音信。”

許負道。

唉!

高人啊!

喜歡隱居,這到那裡找啊!

算了!

糾結那麼多幹嗎?

能讓許負來效力,已經不錯了,若是能讓張良也臣服,那就圓滿了。

不過呢?

想要讓張良投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許負,張子房先生一家人也在咸陽中,有時間去與他見見面,聊一下。”

胡亥道。

什麼?

子房師兄在咸陽城中!

許負驚訝萬分!

做夢不會想到,張良呆在咸陽城,他不是跟著叛軍造反嗎?

咋會呆在咸陽中呢?

不科學啊!

難道是戰敗被俘虜?

哈哈哈!

胡亥笑了起來。

“不要奇怪,張子房先生離開劉邦時,遭到劉邦派出的親衛半路截殺。

後來被朕手下救下來,就跟著秦軍回到了咸陽城中定居。”

胡亥解釋道。

張良等人羈押在咸陽一事,外人並不知道。

“謝謝陛下,民女有時間會去看望師兄,不知陛下是否有事要讓民女轉告?”

許負道。

胡亥搖搖頭。

一代智聖怎麼可能會受他人的意見左右。

君擇臣、臣擇君。

在張良沒考慮好,沒看清楚前,不會輕易作出決斷。

不過呢?

消滅上百萬叛軍,殲滅南下入侵中原的20多萬匈奴鐵騎,確實有資格讓張良臣服。

這二次戰役,全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不用!朕相信,張子房先生會看清楚形勢的,最後作出明智的選擇。”

胡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