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韓信一戰成名(第1/3頁)
章節報錯
御書房:
狄仁傑、胡亥二人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閒聊,在飲酒中把工作商量。
“陛下,剛收復地區官吏,問題很大,必須給予懲罰、更換,再讓那些人主持地方,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後果。”
狄仁傑道。
胡亥頭疼!
手上缺乏官吏,一下子,培訓出來的官吏跟不上。
“懷英,你也曉得,我們缺乏大量官吏,一時半會無法解決,你有什麼好辦法?”
胡亥道。
“陛下,想要解決問題,必須把原來推薦制,由各大家族推薦,變為科舉制。
由帝國出題,統一參加考核,合格的錄取,不合格的讓其回家繼續種紅薯。”
狄仁傑道。
這是隋朝楊廣實行的制度,一直延續到後世仍然在使用。
後世公務員考試,其實就是科舉制。
最大的好處是讓朝政從大家族、土豪劣紳、官宦之家手中擺脫出來。
帝國可以選拔出一些寒門子弟入朝政,極大削弱了大家族、土豪劣紳、官宦之家的權利。
這一措施,對帝國發展非常有利。
正是由於楊廣推行科舉制,搶了關中集團手裡蛋糕,才導至隋朝滅亡。
“懷英,帝國不是在慢慢旅行科舉制嗎?帝國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派到各地任職。”
胡亥道。
“陛下,靠培訓一下子無法滿足帝國官吏缺乏現狀。再說了,帝國學校出來的學生,
不能一下子擔任太重要的職位。他們需要實踐,幾年後,才會成長起來。
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一些郡太守人選仍然無法擔任。可以考慮,
由帝國內閣頒佈政策,讓天下各門各派的弟子到咸陽來參加考核,可以暫時解決官吏短缺問題。
另外,這樣一來,緩解一下帝國與各大家族、土豪劣紳、官宦之家的矛盾。”
狄仁傑道。
咚咚咚!
胡亥手指在敲桌子,心中在考慮得失。
“來人!”
胡亥道。
“陛下,什麼事?”
胡亥道。
“去把武相給朕叫來。”
胡亥道。
“遵旨!”
親衛道。
“懷英,你說得不錯!規矩由帝國來制定,不用擔心太多,是朕走入另一個死衚衕。”
胡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