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父,要不把劉邦調到前線來,他手上不是有數萬兵馬嗎?讓他來當炮灰。”

項羽道。

“羽兒,據老夫得到訊息,劉邦不僅從張耳手中騙到大量兵馬,還一路上,

在沿途徵招了不少士兵。僅去一封書信,劉邦很可能不會聽命。除非讓5000鐵騎出面威脅劉邦,

才可能讓他乖乖聽話,服從命令列事。”

范增道。

“讓龍且帶著5000鐵騎去請,劉邦膽敢不聽命令,直接消滅,不給其機會。”

項羽道。

“羽兒,劉邦這次犯下逃兵重罪,還拐騙了不少士兵跟著。一定要治其罪,

順便把他手中兵馬剝奪。不能讓劉邦再掌控兵權,否則,還會生出麻煩。”

范增道。

項羽心中也在思考。

劉邦確實是個不穩定因素,一定要在戰前處理好。

項羽點點頭。

……。

再說張耳。

急啊!

氣啊!

想要開啟血戰,貌似手下士兵鬥志不高,士兵沒決死之心。

朝歌城中是有20萬兵馬,問題是戰意全無、士氣低落,如何對抗秦軍。

關鍵是,一年來,透過錦衣衛在各地大量宣傳,秦帝國各方針政策好多百姓知道了。

那些個政策,絕對是符合百姓利益。

象什麼稅收帝國只收取10%,租賃他人土地時,最高租金不得超過10%。

對百姓太有利了。

特別那個,免費分配土地給百姓,以後不允許土地私人買賣,確保了土地不被大家族、土豪劣紳、官宦之家侵佔。

好多百姓聽到那些政策,心中歡喜無比。

還有那個什麼紅薯、洋芋、玉米種植,能讓產量大大提高,是原來作物的數倍高。

一旦歸為秦帝國管轄,那些政策會實施下來。

張耳手下士兵,絕大部分是百姓家的子弟,明白秦帝國的政策是為百姓好。

在這種情況下,讓士兵去抵擋秦軍。

嘿嘿!

那不是斷士兵家的生路嗎?

只有傻子才會與秦軍拼命。

等秦軍拿下朝歌,百姓就會有好日子。

張耳手上可沒有那麼多的好處給百姓,也不會管百姓的死活,只想自己的前途。

二相一比較,誰高誰低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