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崑崙山(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位大神通者論道,實屬難得。
坤德當然要仔細聽。
李乾坤拋磚引玉,講的是地仙之道。
後世之中,地仙體系經過無數人的彌補,早已大成。
而李乾坤藉著這次講道之機,神與道合,重新梳理了一番地仙體系,對此感悟更深。
更甚者,他覺得,如果真靠地仙體系梳理了洪荒靈脈,那麼憑藉這份天大功德,至少能證得三皇五帝中的黃帝位。
乃至窺視地皇業位。
而接引、準提,則是談論自身對於天道的獨特見解。
最後又談論到自己的修行之道。
李乾坤細細體悟,發現在他們的修行之道上,已經有了後世佛門功法的雛形。
以金身為主,以大願為輔。
或者說。
等到他們證道之後,西方教以他們的修行之道為根基,長成了參天大樹,而後世的佛門功法,則是這顆參天大樹上各個枝杈上結出的果實。
至於李乾坤會佛門功法,倒也不是什麼問題。
在他那個年代,西遊劫後,玄門佛門互相融合。
據說就連玄門的大神通者,也修習了佛門功法,希望觸類旁通,突破當前境界。
所以,佛道雙修並非罕見的事。
李乾坤這回以大羅金仙的境界,居高臨下,以果倒推原本。
再加上接引準提就在身前論道,為他解惑,所以很李乾坤快推測出了西方教的兩位聖人修行之道的部分。
三人相互印證。
接引、準提驚喜的發現,李乾坤對於他們提出的修行體系,雖然沒有他們瞭解的那麼深刻,但也別有特點。
尤其是,有些地方直接印證了他們內心的疑惑,能讓他們少走許多彎路。
洪荒不記年。
堪輿車行了百年,三人足足論道百年。
而三人也各有收穫。
接引準提不僅對地仙之道領悟更深,還對自己的修行體系有了不少的新見解。
而對李乾坤來說,他獲得的西方教修行體系還在其次。
最主要的是,接引準提對如何證道混元的看法。
約好前往西方的時間之後,李乾坤告別了接引、準提。
他讓坤德直接往崑崙山方向而去。
他要去拜訪三清。
以李乾坤的目光來看,玄門雖然吞了人族不少氣運,但也反哺了不少仙神。
這些仙神,對於人族發展,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