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二章 利益最大化(第2/3頁)
章節報錯
奇峰突起,再起波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群臣皆沉默,氣氛再次緊張!
孟玄喆大怒,“來人!把他給我拖出去斬了!簡直大逆不道!”他衝著孟昶道:“父皇,這廝已經瘋了!”
孟昶亦面色難堪!
諸葛麒敢當眾指責自己的兒子,無異於變相在打自己這個皇帝的臉!
諸葛麒剛才分明想說孟玄喆長得“人模狗樣”,臨時改口說成了“油光水滑”!特麼的,以為別人都聽不出來?敢罵玄喆是狗,分明沒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大宋這次攻打大蜀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孟昶派人聯絡北漢合擊大宋,不料使臣被大宋截獲,把密信上繳,把孟昶的意思統統交待得清清楚楚。
趙匡胤本來正愁沒機會開戰,大蜀密使被俘正好提供了最佳出兵藉口!
小小蜀國,竟敢與北漢合謀犯我大宋,不滅之還有天理乎?
所以諸葛麒表面上是在指責孟玄喆,可孟昶卻知道他這是在指桑罵槐!
這小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還是有人在背後想搞陰謀,只不過讓他先蹦出來試探?
“諸葛麒!”孟昶面色一沉,冷冷地道。
來自皇帝的威壓還是很大的,諸葛麒稍微收斂了一下,正色道:“臣在!”
“朕在問眾愛卿有何良策以解圍城之困,你卻在這裡無端指責太子,這已經嚴重背離了朕的初衷!你,跑題了!”
“皇上!臣一時義憤難免有些激動,還望皇上恕罪!”
“廢話就別說了。朕問你,你覺得我們能打贏宋軍嗎?”
“能!”諸葛麒幾乎毫不猶豫。
“憑什麼?”蜀帝眯著眼,眼光已漸冷。
“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
“上下一心?你和朕都不是一條心,還說上下一心?哼!我聽你的意思是想發動所有老百姓都衝到一線是吧?”
“是!”
“那你覺得大蜀的百姓會衝到前線和宋軍對抗嗎?”
“會!”
“會?你憑什麼覺得老百姓會和宋軍拼命?宋軍一路西進,攻城無數,迄今尚無一例屠城事件,宋兵也從未劫掠百姓,可說是秋毫無犯,你說,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會和他們拼命嗎?如果會,那圖的是什麼?”諸大臣皆深以為然!如果宋軍所到之處縱兵燒殺擄掠、姦淫婦女,那必定激起民憤,再打任何城池的時候,無非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百姓棄城逃跑,二是血戰到底!退無可退,唯有死戰!
諸葛麒道:“聖上所言極是!但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先讓百姓衝上去和宋軍拼命,或者讓蜀軍假扮百姓擊殺宋軍,逼得宋軍不得不對我大蜀百姓動手,一旦宋軍對大蜀百姓動了手,死了人,這仇便結下了,死仇,無解!宋軍再多,又怎多得過我千千萬萬大蜀百姓!”說到動情處他居然雙手高舉,似擁抱整個天地,勢若瘋癲!
孟玄喆指著諸葛麒怒道:“我雖好色,卻也是你情我願從不用強,而你看上去文質彬彬卻心如蛇蠍,你居然讓老百姓上戰場當炮灰!”
趙季良亦眉毛牽動,怒斥道:“剛才你說敢與宋軍決一死戰,我還以為英雄蓋世、視死如歸!還以為你有何退敵良策!想不到你居然用的這等絕戶之計!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老百姓都死光了,只剩君上一人守著這空蕩的江山還有何意義?守江山,守的就是百姓!”
孟昶道:“說的好!昔年劉玄德攜民渡江時說過,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危難時刻,寧可日行僅十餘里,依然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帶著十餘萬百姓一起逃生!朕雖不才,也要學劉玄德以人為本的仁義之道!”
群臣立刻山呼萬歲!
趙季良躬身道:“聖上真乃仁義之君!”
孟昶道:“趙司徒總以為朕貪生怕死,開口投降、閉口投降,似乎毫無骨氣!你卻不知朕這是為了大蜀百姓著想!遙想當年,曹操想統一中原,劉備也想統一中原,孫權也想統一中原,不是今天曹操攻打孫權,就是劉備討伐曹操,打來打去各死多少人?既然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不管最後誰統一了中原,都無所謂。後主劉蟬投降司馬氏,雖然他揹負了千古罵名,卻讓百姓免於刀兵之苦,此乃大善!朕亦想學之,舍卻榮華富貴,只為蒼生謀福祉!”
諸葛麒面不改色!
“皇上不是讓大家出主意嗎?怎麼自己先下結論了?投降是必須的了唄?”
孟昶道:“這不叫投降,這叫改旗易幟!昔年炎帝與黃帝一戰,別管誰勝誰負,誰收編了誰,最後反正所有人都叫炎黃子孫!”